在者

作品数:652被引量:782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朱刚邓晓芒叶秀山俞吾金张汝伦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社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后哲学的哲学问题被引量:2
《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9-14,共6页孙周兴 
“后哲学”的第一层意义自然是对“哲学”的超越,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哲学的终结”。走向终结的“哲学”,海德格尔明言是以“论证性表象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形而上学,它构成欧洲自柏拉图以降的“存在之被遗忘状...
关键词:哲学问题 后哲学 后形而上学 海德格尔 思维方式 存在者 论证性 柏拉图 
西方形而上学的命运——对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批评的批评被引量:23
《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38-46,共9页邓晓芒 
本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及海德格尔对其评论的分析 ,试图证明西方形而上学的根源就包含在哲学这一人类活动的本质矛盾中 ,根本说来包含在“存在”和“存在者”的互相“混淆”、“颠倒”和“替补”之中 ,因而从古到今 ,任何一个想...
关键词:西方 形而上学 存在 存在者 亚里士多德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如何推进康德之哲学被引量:10
《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118-129,共12页叶秀山 
本文就海德格尔的《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探讨了海德格尔如何从康德哲学中发展出自己的思想。作者认为,海德格尔从康德哲学前提出发,引导出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知识论”不同的“存在论”,揭示了康德为“经验知识”的必然性...
关键词:海德格尔 康德哲学 “存在” 感觉材料 存在论 经验知识 知识论 存在者 传统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问题 
真理的本质与本质的真理——论海德格尔的真理观被引量:13
《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104-116,共13页黄裕生 
本文认为,传统哲学把真理问题定位于认识论领域,并把“符合”理解为真理的本质,从而留下了自身无法充分解决的难题。海德格尔从存在问题出发,化解传统真理观留下的难题,为真理问题的探讨作出了重要贡献。海德格尔真理观的主要观点...
关键词:存在者 真理的本质 海德格尔 非真理 物自身 存在问题 真理观 去蔽 五分硬币 认识论 
世间为何会“有”“无”被引量:9
《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64-74,共11页叶秀山 
本文认为,“有”“无”问题涉及形而上学基础,也涉及海德格尔的全部思想。传统形而上学只知问万有之“有”,不知问“无”,而万有之“有”实为一个抽象的思想体,世间并无此种思想体,有的是可无化万有又可成就万有的“无”。因为世...
关键词:“有”与“无” 海德格尔 传统形而上学 “存在” 形而上学基础 经验科学 存在者 “在” 起源 《存在与时间》 
“哲学的终结”——海德格尔晚期思想的大旨被引量:3
《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41-54,共14页宋祖良 
本文指出海德格尔晚期思想的宗旨是宣告哲学形而上学的终结和一个由思想取而代之的新时代的开始。围绕这一主题,作者集中论述了海德格尔对从柏拉图到尼采的西方哲学传统即人本主义传统和现代技术的批判。作者认为海德格尔晚期著作中的Hu...
关键词: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 反人本主义 存在者 存在主义 柏拉图 新时代 人道主义 西方哲学 尼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