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产量

作品数:212被引量:550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鲁艳红廖育林彭建伟荣湘民易雪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农学通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氮肥用量和运筹方式对湘南早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2
《中国农学通报》2019年第11期72-81,共10页唐利忠 石泉 王晓玉 陈平平 周文新 屠乃美 王学华 易镇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土壤酸化对双季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3117149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7YFD0301500);农业部行业计划项目"湘东三熟区稻田培肥及农作制优化集成研究与示范"(201503123-05)
为改进湘南地区早稻氮肥施用方法,明确氮肥施用关键技术,构建高产高效氮肥施用模式,开展了以施氮水平为主区因素、氮肥运筹方式为副区因素的裂区试验,研究了其对湘南早稻产量形成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大施氮量和穗粒肥...
关键词:湘南 早稻 施氮量 氮肥运筹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基于气候适宜指数的湖南早稻产量动态预报被引量:9
《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第33期56-59,共4页帅细强 
中国气象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主要农作物产量动态预报技术方法研究"(GYHY201206022);中国气象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气象保障技术研究"(GYHY201206020);湖南省气象局重大项目"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综合平台研究"
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开展早稻产量动态预报对湖南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湖南早稻生长发育的上限温度、最适温度、下限温度、需水量、需光特性等生物学特性出发,建立湖南早稻气候适宜度模型,采...
关键词:气候适宜指数 早稻产量 动态预报 预报准确率 湖南 
长沙近41年气候变化对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1
《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第14期167-173,共7页陈勇 廖玉芳 郭东鑫 邱庆栋 
湖南省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试点市资助项目"长沙市气象为农服务综合业务平台"(2011-03);湖南省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资助项目"省级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示范平台"(2011-05)
为了诊断分析气候变化对长沙水稻产量的影响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利用长沙市4个人工观测站1971—2011年逐日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趋势系数、相关系数、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长沙双季早稻生长期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气象产...
关键词:长沙 气候变化 早稻产量 诊断分析 
不同类型土壤对饲用早稻产量与米质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第30期126-130,共5页庞冰 方宝华 
湖南省外国专家局资助项目"优质稻生态栽培技术引进与研究"(200923)
为进一步挖掘饲料专用早稻产量潜力,提高其糙米蛋白质含量,通过总结专用稻栽培技术,选取了湖南省5类土壤,研究饲料专用早稻的产量和稻米品质变化。结果表明,5类土壤种植的饲料专用早稻产量以黄泥(6358.5kg/hm^2)为最高,其次为灰黄泥(629...
关键词:土壤 饲料稻 早稻 产量 米质 
福建早稻产量结构要素的气象影响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第9期167-169,共3页陈家金 徐宗焕 王加义 谢怡芳 林晶 
2003年福建省气象局立项课题"福建省水稻产量农业气象预报农学模式的建立及其应用"(33)
通过对福建早稻多年田间观测数据与气象资料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气象条件对早稻产量结构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穗结实粒数是造成早稻产量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幼穗分化到乳熟期的光温水条件对早稻产量起着主要作用。
关键词:早稻 产量结构要素 气象影响 福建 幼穗分化 回归分析 气象资料 观测数据 气象条件 年际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