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石炭世

作品数:382被引量:2015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永军徐学义白建科牛志军林英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生物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贵州雅水早石炭世维宪晚期的造礁四射珊瑚被引量:1
《古生物学报》2022年第3期427-438,共12页王慧 要乐 林巍 王秋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02023,41902030);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22311)联合资助。
伴随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之交的Kellwasser和泥盆纪–石炭纪之交的Hangenberg生物灭绝事件,泥盆纪的主要造礁动物层孔海绵消失、珊瑚多样性急剧减少,之后的早石炭世是造礁珊瑚的关键复苏期。贵州雅水剖面下石炭统维宪阶上司组发育了...
关键词:丛状复体四射珊瑚 珊瑚层 上司组 生物灭绝事件 石炭纪 华南 
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介形类被引量:1
《微体古生物学报》2022年第1期40-56,共17页宋俊俊 郭文 张以春 马娟 孙语聪 郄文昆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7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91855205);青年基金(418020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项目(XDB26000000)联合资助。
本文系统描述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共计15属24种。根据介形类的组合面貌及孢子、牙形刺的研究结果推断,亚里剖面上的亚里组时代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泥盆系-石炭系界线(D-CB)大致位于亚里东沟段顶部至沟陇日段...
关键词:介形类 泥盆-石炭系界线 古生态 生物古地理 西藏自治区 
康西瓦南岔路口地区早石炭世地层发现的化石
《陕西地质》2019年第2期12-16,共5页崔海涛 崔建堂 鱼欣宇 
通过岔路口地区向阳峰一带地质填图和实测地层剖面,在原划中泥盆统落石沟组中采到了大量腕足、珊瑚类化石,经鉴定其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中期。该套地层与西邻地区区域地层对比,厘定为早石炭世帕斯群。该生物化石的取得,为该套地层时代划...
关键词:甜水海微陆块 岔路口地区 珊瑚化石 早石炭世 
中国早石炭世早期阶和亚阶的划分与对比被引量:2
《地质学刊》2017年第2期171-176,共6页季强 王旭日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全国陆相地层划分对比及海相地层阶完善"(1212011120142)
简要回顾了中国早石炭世早期地层"阶"和"亚阶"划分的历史沿革,阐述了划分的基本原则,即在全球性或大区域性关键地质事件和生物进化事件研究的基础上,将"阶"和"亚阶"的底界应置于地质事件之后某一或某些主导生物门类谱系演化的分支点上,...
关键词:早石炭世 岩关阶期 塘林冲村亚阶 大圩镇亚阶 小圩镇亚阶 中国 
华南早石炭世维宪中期珊瑚层新进展
《生物进化》2016年第2期9-10,共2页
早石炭世是晚泥盆世生物大灭绝造成珊瑚-层孔虫生物礁生态系统崩溃之后,后生动物建造复苏演化的关键时期。早石炭世杜内期无后生动物建造发育,后者直至维宪早期开始出现并逐渐繁盛,维宪晚期后生动物建造的多样性和丰度达到最高值。
关键词:早石炭世 珊瑚 中期 华南 后生动物 生物大灭绝 生态系统 晚泥盆世 
广西南垌早石炭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新进展被引量:4
《中国地质》2015年第4期990-1008,共19页李志宏 程龙 赵来时 王传尚 彭中勤 王保忠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121104;1212011121103)联合资助
笔者等对广西南垌五指山组、巴平组下段所产丰富的牙形石进行了系统的检查和研究。经研究表明,南垌剖面巴平组下段20~30层牙形石系统演化特征与早石炭世杜内期牙形石快速演化类群的系统发生、谱系演化十分相似。且化石组合特征也颇为...
关键词:早石炭世 巴平组下段 牙形石生物带 广西南垌 
长江下游地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孢子带和泥盆系—石炭系界线被引量:5
《地球学报》2015年第1期7-21,共15页高联达 
本文系统研究了长江下游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和安徽)晚泥盆世和早石炭世孢子50属150余种。根据孢子在地层中的分布和演化规律,建立了7个孢子带,其中晚泥盆世3个带,早石炭世4个带。自下而上依次为:1)Rugospora flexuosa-Grandispora corn...
关键词:孢子 孢子带 晚泥盆世 早石炭世 
广西南垌早石炭世巴平组下段牙形刺新材料被引量:2
《微体古生物学报》2014年第3期271-284,共14页李志宏 彭中勤 程龙 王传尚 王保忠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1121104)成果之一
本文系统研究了广西南垌早石炭世巴平组下段丰富的牙形刺,识别出Siphonodella duplicata,S.cooperi,S.obosoleta,S.quadruplicata,S.lobata,S.crenulata,S.sandbergi,S.eurylobata,S.isosticha,Gnathodus delicatus等重要的带化石。首...
关键词:牙形刺 新材料 早石炭世 巴平组下段 南垌 广西 
准噶尔西北部塔尔巴哈台组早石炭世植物和遗迹化石的发现及其古地理意义被引量:11
《古地理学报》2014年第3期319-334,共16页纵瑞文 范若颖 赵龙 龚一鸣 王国灿 
新疆1︰25万铁厂沟镇幅(L45C002001)和克拉玛依市幅(L45C003001)区调修测项目(编号:1212011120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90260);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20145110012)联合资助
首次在准噶尔西北部塔尔巴哈台组上部发现了早石炭世维宪期植物化石Archaeocalamites scrobiculatus,Sublepidodendron grabaui,S.mirabile,S.cf.mirabile,Sublepidodendron sp.,Lepidodendropsis sp.,Mesocalamites sp.,Sigillaria sp....
关键词:塔尔巴哈台组 植物化石 早石炭世 遗迹化石 沉积环境 古地理 准噶尔西北部 
F/F事件前夜的层孔虫礁
《生物进化》2013年第4期35-37,共3页蒋丽平 梁宇 
在距今大约3.6亿年前的泥盆纪到早石炭世大部分时期,广西一直处于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区,后期的断裂构造和亚热带湿润气候造就了今天常见的典型喀斯特地貌,桂林就是这种峰林一溶洞最集中的分布区之一,也就成了号称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城...
关键词:层孔虫 F事件 海相碳酸盐岩 桂林地区 碳酸盐岩台地 喀斯特地貌 早石炭世 湿润气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