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籼新品种

作品数:116被引量:8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培松刘宜柏罗炬唐绍清金庆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学研究院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安徽农业科学》《农家顾问》《核农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福建稻麦科技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抗病早籼新品种“建154”的选育和利用被引量:1
《福建稻麦科技》1994年第2期30-31,共2页王乌齐 江文清 
抗病早籼新品种“建154”的选育和利用王乌齐,江文清(南平地区农科所)“建154”是中熟早釉新品种,1990~1993年先后参加本所品比,省、地两级区试和生产示范,表现抗稻瘟病、高产、适应性较广、米质中优,深受农户欢...
关键词:早稻 建154 品种 抗病性 选择育种 
早籼新品种——芭红18
《福建稻麦科技》1992年第2期34-34,共1页王珊如 
“芭红18”(原名“558018”)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以NT02为母本与芭芒稻/科红-3∥红云33为父本杂交而成的迟熟早籼新品种。1989年引进三明市试种,1991年全市已扩大种植7200亩。一、产量表现“芭红18”于1990年、1991年参加三明市早稻区...
关键词:早籼 迟熟 福建省农科院 稻麦 每穗粒数 烤田 壮秧 齐穗 亩有效穗 株叶 
早籼新品种建农早9号
《福建稻麦科技》1990年第1期20-21,共2页王乌齐 
建农早9号(原代号CQ081)是我所用(红410/湘东)F1×(红410/罗青向4)F1杂交选育成早籼中熟新品种。1987年所内品比试验,亩产与“119”相当,熟期比“119”早熟1天左右。1988年续试,亩产428.89公斤,比“119”增...
关键词:早籼 新品种引进 品比试验 熟期 预试 罗青 年所 成穗率 耐肥抗倒 壮秧 
迟熟早籼新品种“601”
《福建稻麦科技》1990年第1期21-22,共2页
“601”是三明市农科所以78130与CQ064杂交选育而成的迟熟早籼新品种。 1988年三明市农科所在本所沙壤田示范38.5亩,平均亩产417公斤。同年在我县南口乡摘穗倒种,19、89年该乡井龙村试种1.6亩,亩产干谷455公斤;黄潭乡农技站试种1.18亩,...
关键词:早籼 迟熟 乡农技站 干谷 联合区 黄潭 井龙 始穗期 模式栽培 沙壤 
早籼新品种“宁早517”
《福建稻麦科技》1989年第4期20-22,共3页杨炎官 徐乃耕 肖经清 马菊荣 
一、选育经过: “宁早517”于1982年早季用“意珍”与“红410”杂交的高代材料再与“IR50”杂交(图一),经过5代选育,1984年秋季插,全生育期124天,亩产499.17公斤,居第一名,比“78130”增产5.2%,比“77-175”增产7.92%。比“7944”增产...
关键词:早籼 品种比较试验 水稻育种 漳平县 协作攻关 亩有效穗 种子公司 成穗率 居第 单本 
早籼新品种“岩农早5号”
《福建稻麦科技》1989年第4期23-24,共2页黄汝江 叶菊莲 沈维基 郭能秀 
一、品种来源岩农早5号是我所1983年用岩农早4号作母本,78130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三年五代的培育选择,1985年定型的一个早籼品种。二、特征特性: 岩农早5号经过品比、区试和多点试种,表现高产稳产、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米质好等特点。1...
关键词:早籼 多点试种 齐穗 高产稳产 龙岩地区 熟期 源岩 胶稠度 乡农技站 出糙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