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区

作品数:625被引量:1281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晓燕李文凤张荣跃单红丽张跃彬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云南农业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甘蔗苗期病虫害调查及防控
《云南农业》2025年第3期55-57,共3页陈建华 杨天强 李希豪 杨家集 
“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专项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蔗糖产业是芒市历经50多年培育壮大而形成的优势骨干产业,自1966年芒市糖厂建成投产至今,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较为完善的体制机制,拥有健全的组织机构、科技推广网络和龙头加工企业。得益于近年来国家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项目...
关键词:甘蔗种植面积 骨干产业 芒市 龙头加工企业 病虫害调查 技术推广项目 蔗糖产业 蔗区 
把握发展机遇 打造特色蔗糖产业被引量:1
《云南农业》2023年第5期33-35,共3页鲁宾 
蔗糖产业是澜沧县的支柱产业,但当前存在着其他经济作物和甘蔗种植争地现象突出、整体基础设施薄弱、蔗区核心面积不稳定、种蔗区域分散、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蔗区群众观念意识陈旧、生产发展动力不足、劳动力缺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支柱产业 产业附加值 甘蔗种植 蔗糖产业 基础设施 蔗区 上下统一 澜沧县 
低纬高原甘蔗主要病虫无人机防控技术
《云南农业》2022年第12期51-52,共2页
1技术概述1.1技术基本情况近年因气候变化、甘蔗连作和品种抗性降低等影响,导致梢腐病、褐条病和条螟、白螟等多种病虫在低纬高原蔗区暴发流行为害成灾,减产减糖严重,甘蔗生产正面临灾害威胁。调查结果显示,主栽品种粤糖93-159、ROC25...
关键词:平均损失率 平均病株率 防控技术 甘蔗生产 梢腐病 条螟 白螟 蔗区 
甘蔗新品种柳城05/136芒市蔗区试验被引量:1
《云南农业》2019年第8期69-71,共3页屈再乐 
试验历时4年,分为品比试验、大田生产示范。通过柳城05/136品种在芒市新植、宿根种植出苗、生长、产量、成熟、糖分及摆晒后蔗糖损失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与新台糖22号品种比较,具有出苗整齐,长势均匀,成茎率高,有效茎多,宿根性好,产量高,...
关键词:甘蔗新品种 性状 分析 
德宏蔗区甘蔗螟虫发生现状及防治方法被引量:5
《云南农业》2019年第5期84-86,共3页夏银果 杨世常 赵海 戈正学 
德宏作为国家滇西甘蔗优势区域和云南省重要蔗糖生产基地之一,为云南和国家蔗糖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蔗糖业更是德宏州蔗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德宏州常年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6万hm2左右,涉及全州5个...
关键词:甘蔗螟虫 德宏州 发生现状 防治 蔗区 蔗糖产业 伊洛瓦底江 生产基地 
云南省育出全国最“甜”甘蔗品种
《云南农业》2017年第6期95-95,共1页陈云芬 
在省科技重大专项“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过刻苦攻关,育出最高蔗糖分达19.2%的全国最“甜”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这一重大育种突破,为云南乃至全国蔗糖产业...
关键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甘蔗品种 蔗糖产业 产业化 研究所 新品种 蔗糖分 蔗区 
甘蔗间套种大豆被引量:2
《云南农业》2016年第2期85-85,共1页朱武洪 李明香 
1深耕土地,合理套种耕地深度20 cm左右,甘蔗根系大部分集中在15~40 cm。套种大豆的甘蔗地行距在100 cm以上,一般行距为l10 cm较理想。甘蔗间套种大豆因种植甘蔗深耕深耙开沟后再起垄,达到了种植大豆的整地要求即可直接播种。大豆播种在...
关键词:整地要求 原料蔗 播种沟 蔗畦 穴距 专用肥 豆科作物 鼓粒 蔗区 蔗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