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芪扶正口服液

作品数:8被引量:2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高海刚姜华何健飞陈群赖秀珍更多>>
相关机构: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桂林医学院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中医杂志》《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沈阳药科大学学报》《西北药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贞芪扶正口服液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脾肾亏虚证临床观察被引量:1
《山东中医杂志》2007年第5期299-300,共2页何健飞 吴雪峰 杨华 何晓洪 冯燕妮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口服液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出现的脾肾亏虚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倒,并设对照组5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细胞(WBC、Hb、PLT)、免疫功能变化(IgA、IgG、IgM、LCT)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关键词:贞芪扶正口服液 恶性肿瘤 脾肾亏虚 化疗 中医药疗法 
贞芪扶正口服液的制备及疗效观察
《中国药业》2003年第10期52-53,共2页官东秀 冯祚臻 陈卓明 黄卡夫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芪、白术、女贞子,用香草醛-硫酸比色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并对81例肿瘤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黄芪甲苷浓度...
关键词:贞芪扶正口服液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临床疗效 
贞芪扶正口服液的稳定性考察被引量:4
《中国药业》2003年第7期38-38,共1页官东秀 冯祚臻 黄卡夫 高海刚 
目的:考察贞芪扶正口服液的稳定性,并预测其室温贮存有效期。方法:采用香草醛-硫酸比色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采用初匀速法预测其有效期。结果:贞芪扶正口服液室温贮存期为339d。结论:初匀速法预测药品有效期简便、省时,适用于医院制剂...
关键词:贞芪扶正口服液 稳定性 黄芪甲苷 初匀速法 
贞芪扶正口服液的质量标准被引量:4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126-127,151,共3页官东秀 冯祚臻 罗冰 高海刚 
目的制订贞芪扶正口服液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芪、女贞子、白术 ;用香草醛 硫酸比色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 98 95 % ,RSD为 0 81 % (n =5 )。
关键词:贞芪扶正口服液 薄层色谱法 黄芪甲苷 香草醛-硫酸比色法 
壳聚糖絮凝法制备贞芪扶正口服液被引量:10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5-7,共3页官东秀 冯祚臻 陈群 赖秀珍 
目的优选贞芪扶正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了正交设计法考察提取时间、次数、加水量及壳聚糖在药液中的浓度 4个因素 ,以黄芪甲苷含量为指标成分。结果壳聚糖絮凝法能代替醇沉法用于贞芪扶正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最佳制备工艺为A1B3C3...
关键词:黄芪甲苷 正交试验法 壳聚糖絮凝法 制备 贞芪扶正口服液 
贞芪扶正口服液防治化疗毒副反应40例被引量:4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212-213,共2页何健飞 黄景贤 苏贞栋 黄海平 
以贞芪扶正口服液配合化疗治疗 4 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并与单纯化疗 2 6例作对照 ,观察两组化疗完成率、毒副反应发生率、细胞免疫功能等。结果 ,治疗组化疗完成率 92 .5 % ,高于对照组 76.9% (P <0 .0 5 ) ,而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
关键词:贞芪扶正口服液 恶性肿瘤 化疗 中医药疗法 
贞芪扶正口服液稳定性试验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0年第3期176-177,共2页姜华 
目的:通过对贞芪扶正口服液稳定性的考察,确定其室温下的有效期。方法:用光照和恒温加速试验测定其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结果:依据化学动力学方法,对其主要有效成分齐墩果酸在室温25℃条件下能保持90%含量的时间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贞芪扶正口服液 刘墩果酸 稳定性试验 
薄层─比色法测定贞芪扶正口服液中齐墩果酸的含量被引量:7
《西北药学杂志》1996年第3期103-104,共2页姜华 
用薄层─比色法测定贞芪扶正口服液中齐墩果酸的含量。在4~20μg/ml范围浓度与吸收度是线性,平均回收率为103.12%,RSD=1.35%。
关键词:贞芪扶正口服液 齐墩果酸 薄层比色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