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叶林

作品数:915被引量:5944H指数:3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庆林波尹华军吴彦何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山西太岳山不同针叶纯林及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异性被引量:4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112-118,共7页贾匡迪 王勇强 高雨 周志勇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子课题(2022FY1001013);林草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项目(202213226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PTYX202347)。
为研究不同针叶林型土壤有机碳及其碳库管理指数变化特征,以山西太岳山林区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林、油松和华北落叶松混交林3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各森林群落的根...
关键词:针叶林 林分类型 土壤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结构方程模型 
坡度对应用机载激光雷达估测人工针叶林单木参数的影响被引量:3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45-51,共7页刘思康 史泽林 宋宏阳 甄贞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225333)。
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孟家岗林场为研究对象,利用2017年的机载激光雷达(ALS)数据构建冠层高度模型(CHM),探索坡度对单木参数估测的影响。研究区域内坡度分为4级,Ⅰ级为平坡:坡度<5°;Ⅱ级为缓坡:坡度5°~14°;Ⅲ级为斜坡:坡度15°~2...
关键词:树冠提取 单木参数估测 坡度 基于区域的分层横截面分析法(RHCSA) 机载激光雷达 
应用4-scale模型对人工针叶林郁闭度的反演被引量:2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12期5-11,共7页智献坡 李明泽 于颖 江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D0600902-5)。
利用4-scale模型模拟不同叶面积指数、不同样地树木结构参数下的背景可视概率、冠层反射率,建立查找表。利用遥感数据,以像元尺度ILA值作为控制变量,根据冠层反射率数据查找对应ILA下的背景可视概率,进而反演出冠层郁闭度。最后采用鱼...
关键词:人工针叶林 冠层郁闭度 样点法 样线法 鱼眼照片 4-scale模型 
神农架3种针叶林土壤碳储量比较被引量:18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69-72,共4页崔鸿侠 肖文发 黄志霖 曾立雄 潘磊 庞宏东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4008);神农架本底资源调查项目(2011)
以神农架的马尾松林、华山松林和巴山冷杉林3种主要针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针叶林土壤碳储量特征,以及土壤碳储量与乔木层平均胸径、灌木层生物量、地表层凋落物现存量等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针叶林0~60cm土壤总碳储量分别...
关键词:针叶林 土壤碳储量 生物量 凋落物 神农架 
3种林型内大型真菌群落多样性取样强度被引量:3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80-82,127,共4页饶俊 李玉 
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30770005)
以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3种林型为代表,在吉林省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了大型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取样强度。巢式样方种—面积曲线结果表明:3种林型的最小取样面积均为8 m×8 m至16 m×16 m。Pielou积累样方多样性指数—样方数目...
关键词:针阔混交林 针叶林 阔叶林 大型真菌 群落多样性 取样强度 
重庆四面山暖性针叶林林冠截留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2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10期32-35,共4页张焜 张洪江 程金花 张静雯 王贤 宋楠 
国家"十一五"林业生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6BAD03A130);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6-4-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042;30900866);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
为探讨长江三峡库区次生植被的森林水文作用,对重庆四面山暖性针叶林的林冠截留影响因素及林冠截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地区暖性针叶林林冠截留主要受气象因素和林分郁闭度的影响,各气象因子对林冠截留影响程度顺序依次为降雨...
关键词:针叶林 林冠截留 郁闭度 降雨量 
滇池西岸4种针叶林的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被引量:16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56-59,共4页陆梅 卫捷 韩智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285);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采用实地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对位于高原湿地滇池西岸森林公园现存4种针叶林:云南松、华山松+云南油杉混交、云南油杉、柏树的林下土壤微生物特征及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针叶林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性显著,呈现出从混交...
关键词:针叶林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相关性 
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光能利用效率的差异被引量:8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2期12-14,共3页张秀娟 韩海荣 王军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421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00064;40501048)
以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马尾松(P.massonian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对象,比较和分析了3种人工针叶林的光能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当以热能百分比表示光能利用效率时,湿地松、马尾松和杉木林分的光...
关键词:人工针叶林 光能利用效率 叶面积指数 湿地松 马尾松 杉木 
贺兰山针叶林结构与多样性的海拔格局被引量:6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9期44-46,49,共4页朱源 康慕谊 江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065);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贺兰山是针叶林分布的交错区,为我国油松林分布的西界和青海云杉林分布的东界。通过沿海拔梯度设计样带,系统布设样方,对贺兰山针叶林进行了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贺兰山针叶林的平均树高和总胸高截面积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同时立木组成中...
关键词:贺兰山 林型特征 径级结构 物种丰富度 土壤性质 气候梯度 
张广才岭西坡人工针叶林小气候效应的研究被引量:6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29-36,共8页陈祥伟 魏占才 曹文英 吴月仙 张国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基金
通过对东北林业大学老山人工林实验站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人工林小气候长期定位观测资料系统分析,针对东北地区特点研究了针对人工林非生长季和生长季的气候效益。结果表明:(1)人工林气温效益显示出非生长季缓冷保温作用大于生长...
关键词:红松 樟子松 落叶松 人工林 小气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