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

作品数:2816被引量:1404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梅新育杨华施国庆金细簪贺雪峰更多>>
相关机构:国土资源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苏州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农村征地拆迁维稳异化思考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9期151-152,共2页潘思谕 
现今社会,农村征地拆迁矛盾冲突问题屡见不鲜,各方利益冲突日渐严重,使得整个农村征地拆迁工作混乱无序,出现农村征地拆迁维稳异化的问题。农村征地拆迁维稳工作涉及到农户、村级基层组织及地方政府的三方博弈,政府需要积极解决维稳异...
关键词:农村 征地拆迁 矛盾冲突 地方政府 维稳异化 
论基层政府“关系式迫迁”的纠偏被引量:3
《行政论坛》2016年第2期48-52,共5页杨书房 张劲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政府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15AGL019);江苏省教育厅重大项目"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路径研究"(2014ZDAXM0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长效机制研究"(14JJD810019);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资助项目;苏州大学2013年度"卓越人才学术资助项目"(5832003213)
公民权利意识的上涨催生着基层政府征地拆迁策略的转变。面对政府维稳与公民维权这对现实矛盾,同时鉴于基层拆迁情况复杂难控以及现有制度难以全部涵纳,契合基层民众心理文化结构而生的"关系式迫迁"取代了"强制性拆迁",在当前基层拆迁...
关键词:基层政府 征地拆迁 关系式迫迁 强制性拆迁 
农村征地拆迁维稳异化思考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54-57,共4页严智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ZCH177)
农村各方利益冲突的日益增多与农地拆迁过程中的混乱无序,导致农村征地拆迁中的维稳逐渐异化。鉴于地方政府、村级基层组织、普通农户三方在农地拆迁过程中存在着利益的博弈,政府必须转变僵化的维稳观,完善农地制度、规范土地市场,才能...
关键词:维稳异化 农村 征地拆迁 地方政府 
内外勾结共同骗取征地拆迁补偿款的定性研究被引量:2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88-92,104,共6页钱叶六 
在征地拆迁领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被拆迁人之间相互勾结、共同骗取征地拆迁补偿款案所涉及的是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实施犯罪的定性问题。从共同犯罪的本质在于"行为的共同"而非"犯罪的共同"的妥当性立场出发,有身份者和无身份者...
关键词:征地拆迁补偿 贪污罪 诈骗罪 行为共同说 
“缠闹政治”:征地拆迁中官民互动与博弈的现实图景——兼论枢纽型乡村治理结构的构建被引量:12
《江汉论坛》2014年第4期39-44,共6页施从美 宋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资助课题"征地拆迁引发的农村突发性事件及预警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的农村研究为征地拆迁中农民的抗争行为提供了诸多的理解与分析框架,"强国家—弱社会"分析范式从宏观上展现出了极强的现实解释力。然而当前中国农村的征地拆迁实践却展现出了另一番鲜活的图景:"缠闹政治"。蕴含于其中是一种"弱政...
关键词:缠闹政治 征地拆迁 官民互动 乡村治理 
城镇化进程中群体性事件法治化防治路径探析——以失地农民因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为研究视角被引量:4
《海峡法学》2013年第2期86-93,共8页朱渝 
苏州大学法学院章志远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2年重大项目"城镇化进程中行政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JJD840014);苏州大学东吴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2012年度招标项目"江苏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研究"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考察我国近30年城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不难发现城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数量众多的群体性事件。城镇化目的的偏差、农民生存权遭受侵害、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的失灵以及农民群体的非理性维权是导致我国群体性事...
关键词:失地农民 农村群体性事件 法治化 防治路径 
改革我国拆迁补偿制度的立法建议被引量:25
《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3-8,共6页王克稳 
为了落实《物权法》关于征地拆迁与不动产物权保护的立法精神,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授权下,国务院开始了新的拆迁条例的立法工作。而在拆迁立法中,拆迁补偿无疑是被拆迁人关注的焦点,新的立法要拿出让被拆迁人普遍接受的补偿方案,就...
关键词:征地拆迁 城市拆迁 拆迁补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