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断层作用

作品数:16被引量:12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吴中海叶培盛胡道功赵希涛张永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国家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科学》《地震地质》《地质学报》《地质力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藏南聂拉木-措勤裂谷南段第四纪正断层作用的时空特征被引量:2
《地球科学》2024年第7期2552-2569,共18页高扬 吴中海 左嘉梦 王世锋 盖海龙 田婷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No.U200221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DD20221644);西藏自治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项目(Nos.XZLX-BMC-2021-307,XZLX-BMC-2022-053)。
全面认识藏南裂谷近南北向正断层活动的时空特征及其差异性是深入理解其成因机制的关键.通过遥感解译、构造地貌分析、地表调查和无人机测量等方法,结合已有的年代学资料,对藏南聂拉木-措勤裂谷南段主要近南北向地堑及其边界正断层的第...
关键词:青藏高原 近南北向裂谷 活动断裂 近东西向伸展变形 佩枯错地堑 构造地质学 
正断层作用下高承台群桩基础的破坏机制数值模拟被引量:3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2期156-163,共8页符婉靖 肖朝昀 甘港璐 陈荣淋 张文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8249);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计划项目(17013086011)。
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模拟正断层错动下高承台群桩基础的破坏过程,分析上覆砂土和群桩的相互作用,对比相同条件下1×3群桩和3×3群桩破坏机制的差异.计算结果表明:正断层错动作用下,1×3群桩的存在对土体破裂带的扩展影响较小,土体...
关键词:高承台群桩 正断层 基岩错动量 破坏机制 数值模拟 
藏南邛多江地堑的晚新生代沉积地层及对南北向裂谷形成时代的初步限定被引量:17
《地质学报》2018年第10期2051-2067,共17页哈广浩 吴中海 何林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4002101;DD2016026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1009;41571013)资助成果
邛多江地堑构成了藏南近南北向裂谷带最东侧的错那-沃卡裂谷中段,是由地堑西缘高角度正断层主控的半地堑式断陷盆地。详细的地质、地貌调查表明,该地堑内主要充填有晚新生代以来的多套河湖相、冰碛及冰水沉积地层。河湖相地层底部以黏...
关键词:藏南近南北裂谷 邛多江地堑 河湖相沉积 正断层作用 初始裂陷时代 
穿越正断层埋地管线的破坏模式分析被引量:4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2期123-130,共8页薛娜 李鸿晶 李秀菊 金浏 翟聚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78084);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自然科学)(CXZZ11_0344);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5A560003;14B560027);河南城建学院科学研究基金(2014JZDXK001)~~
在正断层引起的地面永久性大变形作用下,埋地管线可能会发生拉伸、剪切等形式的强度破坏,亦可能在局部受压区发生屈曲破坏。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穿越正断层埋地管线的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接触分析方法模拟正断层引...
关键词:正断层作用 埋地管线 非线性接触 破坏模式 
滇西北哈巴-玉龙雪山东麓断裂的晚第四纪正断层作用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被引量:36
《中国科学(D辑)》2008年第11期1361-1375,共15页吴中海 张永双 胡道功 赵希涛 叶培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501006);中国地质调查局“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批准号:1212010541404);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编号:DZLXJK200706);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项目(编号:2006DFA21320)资助
地表调查发现,之前通常被作为两条断裂的哈巴雪山东麓断裂和玉龙雪山东麓断裂实际上隶属于一条整体凸向东北的弧形正断层—哈巴-玉龙雪山东麓断裂的南、北两段.该断层在大具以西为北西走向,倾向北东;向南转为近南北向,倾向东;构成了三...
关键词:滇西北 哈巴-玉龙雪山 第四纪 正断层作用 断块旋转 
西藏错那-拿日雍错地堑的第四纪正断层作用及其形成机制探讨被引量:11
《第四纪研究》2008年第2期232-242,共11页吴中海 张永双 胡道功 赵希涛 叶培盛 
中国地质调查局“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项目(批准号:1212010541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501006);中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项目(批准号:2006DFA21320)共同资助
青藏高原内部的近东西向伸展变形在藏南地区形成了一系列近南北向裂谷带,对其中最东端的错那-沃卡裂谷带南段错那-拿日雍错地堑调查结果表明,它是第四纪活动明显的半地堑式断陷盆地。控制该盆地发育的主边界断裂带是近南北走向、倾向...
关键词:西藏 错那-拿日雍错 第四纪 正断层 近南北向裂谷 
藏南错那-沃卡裂谷的第四纪正断层作用及其特征被引量:31
《地震地质》2008年第1期144-160,共17页吴中海 张永双 胡道功 赵希涛 叶培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0100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541404);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6DFA21320)资助
地表调查发现,位于西藏南部的错那-沃卡裂谷带包含了3个相对独立的地堑-半地堑——沃卡、邛多江和错那-拿日雍错地堑(从北到南),并构成了该区重要的近SN向控震构造带。该裂谷带整体的展布方式及其中各地堑主边界断裂带的正断层活动指...
关键词:西藏 错那-沃卡裂谷带 第四纪 正断层作用 近SW向伸展 
西藏错那—沃卡裂谷带中段邛多江地堑晚新生代正断层作用被引量:17
《地质力学学报》2007年第4期297-306,共10页吴中海 张永双 胡道功 赵希涛 叶培盛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批准号:1212010541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501006);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编号:2006DFA21320)共同资助
遥感解译和地表调查结果显示,位于西藏曲松县境内的邛多江盆地构成了藏南近南北向裂谷带最东端的错那一沃卡裂谷的中段。它是在该区近东西向逆冲构造带停止活动之后,上地壳沿N108~115°E方向发生引张作用所形成的第四纪半地堑式断陷...
关键词:西藏 第四纪 错那-沃卡裂谷 邛多江地堑 正断层作用 
西藏安多-错那湖地堑的第四纪地质、断裂活动及其运动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8
《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4期490-502,共13页吴中海 赵希涛 吴珍汉 胡道功 马志邦 叶培盛 江万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层调查与地应力测量"项目(批准号:1212010340302);"西藏1:25万当雄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批准号:DKD9901001)资助
地表调查和初步的沉积物年代测试结果表明,晚第四纪期间,在安多-错那地堑中主要发育了分别形成于44.2kaB.P.和9~7kaB.P.左右的两套湖泊沉积物和约42kaB.P.以来的5套冲、洪积物。在安多-错那地堑的边界主要发育了包括安多南缘断裂、北...
关键词:西藏 安多-错那湖 第四纪 伸展变形 正断层作用 
青藏高原中部温泉盆地西侧晚第四纪正断层作用的地貌标志及断裂活动速率被引量:11
《地质通报》2005年第1期48-57,共10页吴中海 吴珍汉 胡道功 马志邦 叶培盛 刘琦胜 尹功明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层调查与地应力测量>(批准号1212010340302);<西藏1:25万当雄幅区域地质调查>(批准号DKD9901001)成果。
温泉盆地西缘断裂在晚第四纪期间经历了多期活动。沿断层至少可以识别出高度分别为0.33~0.62m、4.3~5.2m、6.8~8.3m、10~11.8m、约16m、20~28m、45~50m和65~80m的8套断层崖或断层陡坎,以及与各级断层崖大致对应的河流阶地、洪积...
关键词:青藏高原 温泉地堑 晚第四纪 正断层作用 东西向伸展变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