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关系

作品数:646被引量:784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董树彬胡洪彬郑宪刘红凛梁晓宇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共中央编译局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政党关系和谐被引量:1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2-13,49,共3页呼应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需要和谐的政党关系作保证。这是巩固多党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的需要;是指引民主党派前进方向,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的需要;是民主党派履行好参政党使命,始终与中国共产党...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政党关系 和谐 
构建和谐政党关系 实现民族复兴之梦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27-29,共3页李明彦 
政党关系是现代民主国家一个至关重要的关系。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有利于增强政党间的理解与认同;有利于促进政治秩序的稳固和政党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和谐 政党关系 民族复兴 
浅析当前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长期性被引量:1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7-8,共2页李其春 
当前,民主党派各级组织换届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民主党派的组织换届,既是人事上的新老交替,也是政治和思想上的重要交接,其最关键、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搞好政治交接。在2012年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
关键词:政治交接 政治共识 迎春座谈会 合作共事能力 组织领导能力 政党关系 政党制度 多党派合作 统一战线 
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重大成果——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思考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3-7,共5页刘青春 
民主是人类进步的普遍追求。中共十八大庄严地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被首次写入中共党代会报告。
关键词:民主政治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 人民民主 政治协商 中国特色 政党关系 政党制度 实践诠释 决策程序  
论我国政党制度的制度价值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30-30,共1页
梁丽萍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11年第6期撰文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其制度结构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即在政权运作上,坚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关键词:我国政党制度 多党合作制度 制度价值 党际关系 多党派合作 政党关系 制度结构 
民主党派构建内部和谐关系的若干思考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10-13,共4页张釜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和谐关系,是当代中国社会走向和谐的政治基础。现代政治发展证明,一个国家的政党关系是否和谐,对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以及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没有稳定和谐的政党关系。
关键词:政党关系 政治生活 参政党建设 多党派合作 党派成员 多党合作制度 党际关系 合法性基础 进步性  
新世纪10年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理论及实践的新发展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1-16,共6页刘雪岩 
以科学发展为鲜明特点的新世纪10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的黄金期。1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在理论上的不断创新以及在实践上的不断发展,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关于多党合作理论的一...
关键词:政治协商 制度理论 多党合作制度 多党合作理论 政治生活 中国多党合作 政党关系 中国政党制度 参政 
政党关系和谐与社会和谐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31-32,共2页刘丽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的是一种和谐的政党关系。在中国,和谐的政党关系是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表现出来。促进和谐的政党关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政党关系 社会 和谐 
弘扬优良传统 提高综合素质 坚定政治信念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7-8,共2页车秀兰 
60年前的4月30日,是中国革命重要的历史时刻,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日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夺取全面胜利前夕,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
关键词:政治信念 五一口号 人民解放战争 政治交接 爱国统一战线 合作共事能力 政党关系 自身建设 组织领导 
参政党进步性建设问题初步研究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21-24,共4页宋村珠 
保持进步性是参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参政党的进步性植根于民族精神,立足于文化基础,产生于民主意识。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是参政党进步性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保持和发挥特色与优势是参政党进步性建设的战略性工程,建设和谐组织是参政...
关键词:进步性 自身建设 政治交接 合作共事能力 中国政党制度 民族精神 中国政治制度 政党关系 组织领导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