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力量

作品数:1227被引量:98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华鄢华喻国明邱涛赵龙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共中央编译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俄罗斯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海部份学者座谈俄罗斯近期政治、经济形势
《俄罗斯研究》1998年第6期64-64,共1页包玉全 刘海霞 
1998年11月12日上海市东欧中亚学会、世界经济学会、国际关系学会联合召开俄罗斯近期政治、经济形势座谈会,会上上海部份研究国际问题的学者谈了自己的见解,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俄罗斯经济 经济形势 普里马科夫 政治力量 新政府 世界经济学 东欧中亚 国际关系学 座谈会 国际问题 
俄罗斯政局现状与前景展望
《俄罗斯研究》1997年第1期8-11,共4页赵泓 
最近两年来俄罗斯经历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政治变迁。1995年的国家杜马选举,俄共获三分之一的代表数,即157个席位,成为新议会四个党团中的最大的党团。1996年的总统选举经两轮较量,叶利钦以较大优势获得连任。
关键词:俄罗斯政局 俄罗斯人 俄共 叶利钦 现状与前景 总统选举 政治力量 政党 七人集团 政坛 
俄罗斯政坛的五度春秋
《俄罗斯研究》1997年第1期12-17,共6页洪韵珊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政坛已历经五度春秋。5年间可说是风风雨雨,危机不断,险象环生,风波迭起,既眼花缭乱,以时时扣人心弦。先是立法权力机构与行政权力机构间长达一年多、反复较量5个回合的斗争。
关键词:议会选举 叶利钦 新宪法 俄罗斯 政坛 自治共和国 政治力量 俄共 俄联邦 车臣问题 
俄共在总统选举中失利的原因及其前景被引量:1
《俄罗斯研究》1996年第5期1-3,30,共4页阎晓东 
俄共继去年年底获得议会选举胜利后,为争取总统选举成功努力拼搏。然而,在7月上旬总统第二轮选举中,俄共主席久加诺夫以40.31%的得票率败给获得53.82%选票的第一届总统叶利钦。俄共失利的原因是什么?其前景怎样?值得深思和关注。
关键词:俄共 总统选举 加诺 叶利钦 选民 纲领 联盟 俄罗斯 议会 政治力量 
俄罗斯向何处去?——俄罗斯当前的经济、政治和对外政策走向
《俄罗斯研究》1994年第4期1-4,共4页郑易平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局势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经过数年扑朔迷离的动荡和混乱之后,俄罗斯的发展趋势终于显现出端倪,本文从经济、政治和对外政策三个方面对俄罗斯的走向作一些分析。 一、经济发展趋势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总理切尔诺...
关键词:俄罗斯 对外政策走向 叶利钦 切尔诺梅尔金 新宪法 领导人 统计委员会 国家杜马 政治力量 民主派 
军队与政治斗争
《俄罗斯研究》1993年第6期30-33,共4页别利科夫 李婉兰 
当前,不稳定是原苏联领土范围内政治形势的突出特点。俄罗斯和独联体各国的国内和平、民众和睦正遭到彻底破坏。在这种条件下把军队拖入解决内部冲突的企图是极其危险的。一些敌对政治势力妄想唆使军队采取独立行动。诸如“军队,救救人...
关键词:政治斗争 政治势力 武装力量 军队 国家政权 领土 文明社会 社会运动 政治力量 前苏联 
俄罗斯政坛斗争的几个回合
《俄罗斯研究》1993年第5期11-14,共4页洪韵珊 
俄罗斯政坛上以总统叶利钦为代表的执行权力机关和以议长哈斯布拉托夫为代表的立法权力机关的斗争,伴随着社会上支持和反对叶利钦两大政治力量的对抗,已经进行了好几个回合。这场较量并没有因为叶利钦在4月25日的全民公决中得到58.7%的...
关键词:叶利钦 人代会 俄罗斯 全民公决 总统制 权力机关 政治力量 新宪法 议会 经济改革 
需不需要恢复共产党?
《俄罗斯研究》1993年第3期11-12,10,共3页樊家鼐 
这个问题逐日变得越来越引起最不同的政治力量,其中不少是反对派政治力量的兴趣。数百万共产党员完全有权想参加到为之献出自己一生中最美好东西的党的队伍中来。原来党的领导者,今天已失去事业,他们当然不会反对“摆脱羁绊”,返回自己...
关键词:苏联共产党 共产党人 共产党员 领导者 资产阶级化 苏共 叶利钦 政治力量 俄罗斯 反复辟 
1990年的东欧:混乱动荡 前景难卜
《俄罗斯研究》1991年第2期1-10,共10页钱涛 
波兰年初,执政的团结工会内部矛盾加剧,主要是由总理马佐维耶茨基为首的,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一派与由瓦文萨为首的,以工人为主体的另一派之间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同时,瓦文萨对于手中无权也深感不满。4月,他以“加速改革”
关键词:反对派 议会 政治组织 斯洛伐克共和国 工作人员 政治力量 匈牙利 联邦政府 欧共体 候选人 
团结工会夺权的教训
《俄罗斯研究》1990年第5期49-53,共5页陈士洪 
1989年8月,波兰统一工人党组阁失败后团结工会迫不急待地出来组阁并得以实现。这是自社会主义变成现实以来出现的第一个非共产党人执政的政府。这个事实不仅影响了波兰的未来,而且对东欧其他国家以至当代共产主义运动都产生了不可忽视...
关键词:反对派 团结工会 政治力量 议会大选 参议院 内务部 政治体制改革 波兰统一工人党 共和国 合法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