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吐药(中药)

作品数:88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廖家桢谷银强韩红伟张德英王艳春更多>>
相关机构: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白城中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社区医学杂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山东医药》《四川中医》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医药卫生—临床医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祛头痛方治疗偏头痛67例
《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107-108,共2页田光达 
  偏头痛,是以头部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周期性搏动样剧烈头痛,一般持续数小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眩晕,部分病人发作前可突发眼花,闪光暗点或金星,视物缺损等.证属祖国医学头痛、偏头风等病证范畴.笔者采...
关键词:头痛方 半夏 白芍 白芷 止吐药(中药) 补血药 辛温解表药 脑病 偏头痛 偏头风 剧烈头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体会
《社区医学杂志》2003年第5期54-54,共1页崔瑞亭 秦丽晨 
顽固性失眠多辗转于多个医院,治疗心情迫切,单纯西医疗法,多不能长期巩固疗效,单纯中医治疗,起效较慢,容易失去信心,因此笔者采取西药脑力宝4片tid,佳乐啶0.8mg qn调节植物神经催眠,焦虑抑郁者,黛力新早午各1片抗焦虑,中医辨证施治,以...
关键词:顽固性失眠 黄连 川连 清热燥湿药 枣仁 川芍 甘草 补气药 鸡子黄 半夏 止吐药(中药) 柴胡 辛凉解表药 交通心肾 安神 龟版 白芍 补血药 龙齿 安神药 当归 活血祛瘀药 
经行呕吐治验
《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第10期47-47,共1页孙凌志 
伊某,女,24岁。未婚。1982年5月诊。自18岁月经初潮至今每逢经期即呕吐不止.
关键词:阴寒 脉沉 半夏 止吐药(中药) 
治疗小儿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体会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年第6期11-13,共3页钱育寿 金柳如 
小儿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1942年由日本的川崎富作首先报告而得名。以后,我国也有报道。1985年我们以中医药治疗三例,取效较为满意。介绍如下:
关键词:淋巴结 淋巴组织 温毒 热衰竭 综合征 综合病症 川石解 玉泉散 透邪 皮肤粘膜 护阴 南沙参 补阴药 竹茹 止吐药(中药) 小儿 
甘温除热法治验二则
《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第6期8-8,共1页冯慕良 
例一王某,男,42岁。1986年2月28日来诊。患者于1985年6月9日突然高热、畏寒无汗,头晕乏力,体温波动在39℃~40℃。住某院用各种抗生素、激素控制高热,但每停药1周左右体温退而复升.
关键词:升阳益胃汤 补中益气汤 畏寒 脉沉 黄连 川连 清热燥湿药 党参 补气药 半夏 止吐药(中药) 白芍 补血药 煎服 甘草 舌质 舌体 白术 于术 苍术属 
哮喘(哮吼、喘息)
《辽宁中医杂志》1981年第5期38-39,共2页沈仲圭 
概说喘者,促促气急,喝喝息数,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哮者,嗽而气急,喉中痰鸣,呷嗽如吼.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杏仁 陈皮 哮喘 苏子降气汤 沉香 沉香属 降逆 方义 半夏 止吐药(中药) 
痢特灵兼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溃疡病30例初步疗效观察
《铁道医学》1980年第3期137-138,共2页谢圣金 
溃疡病为临床上常见之消化道疾病。据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似有逐年增加之趋向,严重地威胁着人民身体健康。我院从1976年以来,在推广九天疗法基础上,采用痢特灵兼中医分型辨证治疗溃疡病,收到一定效果。现将30例的初步疗效观察小结如下。
关键词:疗效观察 痢特灵 陈皮 半夏 呋喃唑酮 止吐药(中药) 溃疡病 乌贼骨 海螵蛸 
加味溫胆湯治疗鈎端螺旋体脑炎后遺症一例
《福建中医药》1966年第3期13-13,共1页吴光荣 
吳××,男性,15岁,学生,住南靖金山公社,于1965年9月24日就诊。患者于1966年8月10日发高烧,头痛,呕吐,经当地就医无效,14日往龙溪专区医院治疗,入院次日发生昏迷,经该院检查确诊为钩端螺旋体脑炎,住院治疗20多天而出院。出院时,形体消瘦...
关键词:患者 饮食 神志 脑炎 法夏 竹茹 止吐药(中药) 龙溪专区 
半夏礙胎之我见
《山东医药》1958年第1期21-21,共1页李玉庆 
妊娠恶阻是孕妇常见的反应之一,没有这种反应的很少,只不过有经重而已。对于妊娠恶阻较重的孕妇,必须给予药物治疗,否则,孕妇长期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不但影响健康,并可引起或加剧某些慢性疾病,有时也会引起死亡,而且影响到胎儿的发育。...
关键词:半夏 止吐药(中药) 降逆 广木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