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毒机制

作品数:58被引量:38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张效伟郭良宏万斌罗义于红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毒理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纳塑料对淡水生物的效应概述被引量:1
《生态毒理学报》2024年第2期112-125,共14页王祯 缪爱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A1205603)。
塑料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环境中的塑料碎片会进一步破碎降解形成粒径小于1μm的塑料颗粒,即纳塑料(nanoplastics)。当前,有关纳塑料的行为效应研究主要集中于海洋生态系统,而对淡水生态系统这一塑料污...
关键词:纳塑料 淡水生态系统 毒性 致毒机制 生态风险 
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对斑马鱼胁迫效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生态毒理学报》2022年第2期109-117,共9页周宇淼 张焕新 钟玮 孔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902368);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ZR2020YQ41);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公益类科技攻关)(2019GSF109103)。
伴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不同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种类、污染范围和污染强度也在不断改变。作为一种强生物损伤性物质,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备受关注。鉴于生态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其毒性效应机制研究的概括和总结尤为重...
关键词:多环芳烃(PAHs) 斑马鱼 致毒机制 水环境安全评估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铝-麦芽酚配合物的形态结构与水交换反应被引量:1
《生态毒理学报》2017年第3期261-272,共12页张婧 董绍楠 侯晓霞 毕树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177054)
在B3LYP/6-311+G(d,p)基组水平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系统开展了以下工作:(1)优化得到1∶1、1∶2和1∶3铝-麦芽酚配合物10种可能构型的静态结构、NPA电荷以及能量参数,计算得到Al(ma)3配合物4种异构体的核磁共振、紫外和红外等光谱学...
关键词:铝-麦芽酚配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铝形态结构 水交换反应 致毒机制 
微囊藻毒素的环境暴露、毒性和毒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0
《生态毒理学报》2016年第3期61-71,共11页国晓春 卢少勇 谢平 陈隽 刘晓晖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15FY110900);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2013ZX07101-014;2012ZX07105-002)
微囊藻毒素(MCs)是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蓝藻的爆发性繁殖产生的最常见的藻毒素,因其分布广、结构稳定、毒性大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系统梳理了微囊藻毒素在我国水体中的污染现状和典型毒性效应及毒性作用机制。另外,针对目前藻...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 环境暴露 毒性效应 致毒机制 
类二噁英物质及芳香烃受体(AhR)介导的有害结局路径(AOP)研究进展被引量:9
《生态毒理学报》2016年第1期37-51,共15页魏凤华 张俊江 夏普 张效伟 于红霞 
国家重大"水专项"(2012ZX07506);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209016);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0091110034)
二噁英及类二噁英物质(dioxin-like compounds,DLCs)是一类高毒性化合物的统称,对其毒理学的研究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已有证据表明,高毒二噁英及DLCs主要通过激活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进而导致一系列生物毒...
关键词:类二噁英物质 多溴联苯醚 多氯代联苯硫醚 新型污染物 芳香烃受体 致毒机制 物种敏感性分布 
海洋环境中纳米金属的生物吸收及生物效应被引量:3
《生态毒理学报》2014年第6期1005-1013,共9页王博 潘进芬 徐婷 江婷婷 刁明亚 潘京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4127610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11DM013)
当前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特别是纳米金属,因其独特的物化性质,在各行各业中的使用量呈指数增长,致使其在大气、水域、土壤环境中的安全性问题引起公众关注。尤其是在受到人类活动密切影响的近岸海洋环境中,纳米金属的潜在生态...
关键词:纳米金属 海洋生物 环境行为 标志物 生物毒性 致毒机制 
T-2毒素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2
《生态毒理学报》2011年第2期121-128,共8页邹广迅 张红霞 花日茂 
国家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No.201037004)
T-2毒素是由多种镰刀菌产生的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中毒性较强的一种毒素,广泛存在于谷物和谷类食品中。经食物连续摄入T-2毒素会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目前,T-2毒素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影响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已成为毒理学领...
关键词:T-2毒素 HT-2 生物转化 凋亡 毒理学效应 
大气颗粒物致机体损伤的OH自由基机制被引量:11
《生态毒理学报》2007年第2期142-149,共8页李怡 朱彤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No.2002CB410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637020)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可吸入大气颗粒物浓度上升与人群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密切相关.毒理学实验和人体暴露研究显示可吸入大气颗粒物可导致机体广泛的损伤,但其致毒机制尚未明确.大量体内和体外研究表明了活性氧在颗粒物致毒过程...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 OH自由基 致毒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