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国家

作品数:1020被引量:1740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马晓河张茉楠林毅夫郭熙保吴敬琏更多>>
相关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新华月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大转型时代的改革
《新华月报》2014年第19期18-20,共3页迟福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和正在经历两次大的转型。第一次大转型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转型大概用了30多年时间,它的历史成就是使我国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第二次大转型是从经济体制改革...
关键词:转型时代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 中等收入国家 经济体制改革 低收入国家 历史成就 
营造户籍制度改革的红利
《新华月报》2014年第8期50-53,共4页都阳 
一直以来,对户籍制度改革的讨论大多着眼于户籍改革的成本多寡,户籍制度改革应包括的内容、财政承受能力、中央和地方的义务等成为考量的重点。其实,我们还应看到,如果对户籍制度实施全面深入的改革,也将为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注入...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 红利 中国经济发展 财政承受能力 持续健康发展 中等收入国家 转变增长方式 高收入国家 
产业转型缔造新商机
《新华月报》2013年第13期32-33,共2页庄健 
2011年,中国人均GDP达5500美元,进入南世界银行所划分的高中等收入国家。中国以低成本优势参与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快了其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步伐,堪称经济增长的奇迹。
关键词:产业转型 中等收入国家 商机 缔造 人均GDP 经济全球化 低成本优势 低收入国家 
全面建小康,质量比数量更重要——访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
《新华月报》2013年第11期22-24,共3页陈学慧 
记者:2012年中国GDP总量突破50万亿元,达到51.9万亿元.继续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超过5800美元,在全世界214个国家中排名第114,属中等收入国家。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照这个目标,中国如何在10年左右...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北京大学 副校长 质量比 中等收入国家 刘伟 数量 GDP总量 
2011年,学术界新论点要览(上)
《新华月报》2012年第2期36-39,共4页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包容性发展的问题包容性发展是2011年4月以后引起我国经济学界高度关注的一个概念。有学者指出,包容性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课题,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的重要阶段,
关键词:学术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论点 中等收入国家 经济学界 高收入国家 包容性 国际社会 
试析“拉美陷阱”的成因
《新华月报》2011年第20期75-77,共3页陈湘源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拉美国家逐步推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开启自主现代化进程,经济一度持续高速增长,出现了被世界赞誉的“发展奇迹”。70年代中期地区多数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进入80年代以后...
关键词:拉美国家 成因 持续高速增长 中等收入国家 经济持续 工业化战略 现代化进程 人均GDP 
别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新华月报》2011年第2期41-43,共3页王小广 
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以后,中国最大的优势在于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13亿国民的潜在需求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这是小国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所不具备的条件。这种潜在需求能不能及时有效地释放是避免中国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关键。
关键词:中等收入国家 国内消费市场 中等收入水平 战略资源 潜在需求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