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丘红壤地区

作品数:15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罗永进傅庆林翟玉顺许红卫祝锦霞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茶叶》《土壤》《福建茶叶》《甘蔗糖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浙江农业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低丘红壤地区人工植被模式探讨被引量:5
《浙江农业学报》1995年第2期89-92,共4页傅庆林 罗永进 
研究表明,低丘红壤地区岗顶人工植被,在保持水土、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和经济效益方面植树造林模式优于种植草被;坡地人工植被的生态效益防护林—桔园模式优于无防护林桔园模式。杉木是低丘红壤地区人工植被建造的优良树种。防护林带的...
关键词:植被 造林 防护林带 红壤 
低丘红壤地区植被恢复及生态效应研究被引量:3
《浙江农业学报》1995年第2期85-88,共4页傅庆林 罗永进 
低丘红壤地区植被演替和恢复可分草本植物为主的初级阶段、灌木植物为主的次级阶段和乔木植物为主的顶极阶段。植被恢复进程,人工植被8~9年后就达到演替的顶极阶段,自然植被8~9年仍处于次级阶段。人工植被显著比自然植被恢复快...
关键词:植被演替 人工植被 自然植被 生态效应 红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