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南

作品数:970被引量:4732H指数:3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徐夕生舒良树陶奎元毛建仁周新民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学前缘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福建黄塘晚侏罗世长林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被引量:5
《地学前缘》2019年第3期190-201,共12页张金虎 金春爽 徐立明 王海荣 杨玉茹 邓克 高永进 吴兆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海洋油气资源选区与综合研究”(1211302108024-1)、“南方地区1∶5万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填图试点”(121201229000160034-02)、“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专项”(2009GYXQ05)
福建黄塘地区晚侏罗世长林组发育一套层状硅质岩,夹薄层凝灰岩,产硅质海绵骨针和硅质钙藻,其硅质岩沉积环境复杂,成因一直存在不同认识。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研究,以及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认为,该区硅质岩为非纯...
关键词:中国东南部 长林组 硅质岩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特约主编致读者
《地学前缘》2015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周永章 
钦-杭成矿带地处华南,南西起自广西钦州湾,经湘东和赣中,往北东延伸至浙江杭州湾,总体呈NE--NNE向反S状弧形蜿蜒于中国东南部,全长约2000km,宽约50--200km。它是一个极富特色的成矿带,拥有巨大的多金属矿找矿潜力。
关键词:读者 主编 中国东南部 找矿潜力 多金属矿 成矿带 钦州湾 杭州湾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基性岩脉时空分布与形成机理被引量:8
《地学前缘》2011年第1期15-23,共9页娄峰 马浩明 刘延勇 李宏卫 杨燕娜 陈耀均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项目(20070558033)
中国东南部发育的基性岩脉见于中生代各个时期,其年龄从内陆至沿海逐渐变新,与区内花岗岩年龄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两者活动高峰期不重合。基性岩脉主要发育于花岗岩体内部的拉裂带,鲜见穿过花岗岩上方或周围的沉积变质盖层。中生代各时...
关键词:基性岩脉 花岗岩 壳内熔融层 岩浆喷发带 
壳内岩浆层演化的盆地效应:以中国东南部中生代盆地为例被引量:4
《地学前缘》2011年第1期24-31,共8页王晶 陈国能 Rodney Grapes 邱燕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项目(20070558033);海洋地质保障工程项目(基)(GZH003-14-2)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发育有拗陷型、断裂型、断陷型3种不同类型的盆地,其中前者发育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其内多为含煤建造;次者发育于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主要为火山岩建造;后者发育于白垩纪—古近纪,主要为陆相红岩建造。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中国东南部 中生代 壳内岩浆层 构造盆地 
中国东南部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被引量:203
《地学前缘》2003年第3期209-220,共12页王德滋 沈渭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 0 2 72 0 3 6 ;40 13 2 0 10 )
中国东南部不同时代花岗岩类的分布十分广泛 ,各类花岗岩的出露面积达 2 0 0 0 0 0km2 以上。其中 ,前侏罗纪花岗岩大部分具有较低的ε(Nd ,t)、较高的Ni(87Sr) /Ni(86Sr)和较古老的Nd模式年龄 ,相似于周围的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因此 ...
关键词:花岗岩 ND同位素 地壳演化 中国东南部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岩石构造组合和复合动力学过程的记录被引量:47
《地学前缘》1998年第4期183-191,共9页陶奎元 毛建仁 杨祝良 赵宇 邢光福 薛怀民 
地质矿产部基础项目
在研究火山岩/侵入岩的时代、成分(岩石系列和组合)、示踪同位素地球化学(Sr,Nd)、地质构造定位等基本事实基础上,归纳总结250~80Ma间的岩石构造组合,将研究区火山岩/侵入岩划分为五类岩石构造组合和三个岩石省,...
关键词:岩石构造组合 岩浆源区 动力学背景 中生代 岩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