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阶级

作品数:601被引量:52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汪敬虞陶季邑杨立强虞和平沈渭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近代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条有关“孙、黄初识介绍人”问题的重要史料
《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304-306,共3页杨鹏程 
关键词:黄兴 孙中山 史学界 革命派 史料 革命活动 革命精神 中国资产阶级 欧洲 
西方土地国有思想的早期输入被引量:6
《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184-197,共14页王宏斌 
关键词:孙中山 思想 历史影响 治学 民生主义 学说 近代 中国资产阶级 国有 三民主义 
《清室优待条件》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被引量:18
《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161-177,共17页喻大华 
《清室优待条件》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喻大华对于1912年南北双方通过的《清室优待条件}(以下简称《优待条件》),史家们仅把它作为辛亥革命不彻底的一个论据一带而过,而且对其评价过于简单化,带有偏见。笔者以...
关键词:辛亥革命史 袁世凯 民国政府 中华民 条件 国民政府 日本帝国主义 紫禁城 外交文书 中国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认识及其策略被引量:12
《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3期129-161,共33页杨奎松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毛泽东的这段话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靠谁革命?革谁的命?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看起来远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当然,对于某些社会阶级或社会政治势力,共...
关键词:大资产阶级 共产国际 国民党 共产党人 小资产阶级 中国革命 中共中央 毛泽东 民族资产阶级 帝国主义 
评《资产阶级与辛亥革命》
《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290-294,共5页陶季邑 
林增平教授的《资产阶级与辛亥革命》一书终于在1991年8月由湖南出版社出版了。该书收集了作者多年来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与辛亥革命方面的文章29篇(其中绝大多数是论文),共三十二万余字。这是作者奉献给史学界的最后一部近代史专著。 ...
关键词:辛亥革命时期 作者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中国资产阶级 出版社 教授 文章 史学界 近代史 形成 
中国资产阶级研究的重要收获——《上海总商会史》读后
《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4期289-296,共8页汪敬虞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徐鼎新先生穷五年之辛勤努力,和他的同事钱小明先生共同完成了36万余言的《上海总商会史》一书,并于1991年由上海社科院出版社作为“学者书库”之史丛第一辑出版。多承厚意,远遣寄给我一本,并要我写一点读后感...
关键词:上海总商会 上海市 中国资产阶级 中国商会 郑重声明 民族资产阶级 社会科学院 工商界 社科院 疏失 
日本在汉的舆论宣传与思想近代化——以《汉报》为中心被引量:3
《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116-132,共17页刘望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中国近代化,无论是经济领域的工业革命、政治领域的民主革命,还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墨血革命”,都像中国的古谚所说,“好事多磨”,经历了一条异常艰难而又曲折的历史途程。中国资产阶级在承担近代化的...
关键词:日本政府 中国近代化 汉口 帝国主义 舆论宣传 近代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 东亚同文会 武汉 中国资产阶级 
商会与中国资产阶级的“自为”化问题被引量:10
《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3期25-41,共17页虞和平 
一 本文说的中国资产阶级的“自为”化,是指与其“自在”形态相对而言的一个发展阶段,也就是指它的形成过程。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形成问题,学术界争论已久,众说纷纭。论者虽各持己见,方法则基本相似,一般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1)
关键词:中国资产阶级 “自为” 发展阶段 学术界 “自在” 政治活动 阶级斗争 工人阶级 政治斗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从“裁厘认捐”到“裁厘加税”——清末民初江苏商民的两次重要斗争被引量:5
《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3期49-64,共16页王翔 
清末民初,江苏商民先后发起过颇有声势的“裁厘认捐”与“裁厘加税”斗争,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留下了值得重视的篇章。本文试对此作些论述。
关键词:裁厘认捐 裁厘加税 清末民初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江苏 中国资产阶级 上海总商会 帝国主义 清政府 立宪派 
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与资产阶级被引量:2
《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3期162-184,共23页朱英 
孙中山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最优秀的代表,为什么在其领导资产阶级性质的辛亥革命运动时,始终未曾得到被代表者即资产阶级主体的真正切实支持?在这一过程中,代表与被代表者之间的具体关系,究竟是怎样发展演变的?对这些问题,过去已有许多论...
关键词:孙中山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运动 中国资产阶级 代表者 袁世凯 革命党人 资本家 商业资产阶级 主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