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通胀

作品数:503被引量:16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明樊彩跃刘迎秋李迅雷夏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常态下如何防止低通胀演变为通货紧缩被引量:1
《中州学刊》2016年第2期29-32,共4页王宏伟 牛发亮 
当前我国物价持续低位运行,CPI与PPI出现史上最长的背离现象,国内关于是否进入通货紧缩的争论此起彼伏。就业、收入、消费、CPI和PPI构成等多角度的数据表明,当前国内处于低通胀阶段,没有进入通货紧缩时期,物价低位徘徊既有良性因素也...
关键词:通货紧缩 价格区间 定向调控 
刘易斯拐点今后十年的最大拐点被引量:1
《新财富》2011年第2期38-39,共2页陶冬 
随着就业市场的逆转,中国工资上涨会常态化,低端消费会有一次爆炸性增长,同时中烈度通胀持续存在;全球制造业模式可能面临一次全面的调整,过去十年的低通胀环境也会遭遇冲击;在亚洲,以中国为龙头的制造业垂直生产链将逐步瓦解,...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 制造业模式 中国市场 就业市场 工资上涨 低通胀 常态化 生产链 
专家预计经济仍将高增长低通胀
《共产党员(下半月)》2010年第5期30-30,共1页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近日在上海表示,2010年中国经济出现高增长、低通胀的可能性仍然较大。陈东琪在东北证券二季度投资策略研讨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在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下降期过后,已经进入新一轮复苏一繁荣周...
关键词:经济研究院 低通胀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0年 预计 专家 中国经济 2007年 
不能通过伤害经济来降低通胀
《当代社科视野》2008年第5期55-55,共1页 范佳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针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解决方法,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关键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中国新闻周刊》 低通胀 伤害 斯蒂格利茨 通货膨胀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 “不能通过伤害经济来降低通胀”被引量:1
《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第12期50-51,共2页范佳 
中国经济正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高速发展。根据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3月27日发布的报告预计,2008年3月CPI同比增长幅度为8%~8.4%,估计2008年第一季度CPI平均同比增幅为8.1%。这使中国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宏观调控压力,...
关键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斯蒂格利茨 低通胀 伤害 中国政府 经济环境 中国经济 全球金融 
失业理论研究新进展——非加速通胀失业率研究综述被引量:4
《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6期78-82,共5页邵军 徐康宁 
失业理论一直是西方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而这一理论的研究重点又是所谓的NAIRU(Non-Accelerating 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即非加速通胀失业率。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至2002年左右,美国经济经历了战后最为稳健的“黄金增...
关键词:失业理论 失业率 研究综述 加速 20世纪90年代 进展 宏观经济研究 2002年 研究重点 美国经济 经济现象 失业问题 经济学界 增长期 低通胀 高增长 黄金 
整体经济是如何运作的
《书城》1999年第4期17-17,共1页禾士 
国民生活水平取决于它产出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当今世界,各国生活水平差距之大令人惊愕。原因何在?答案十分简单:各国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导致了不同的生活水平。劳动生产率就是每人每小时工作时间产出商品和服务的总量。工人每个单位时...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 生活水平 提供服务 当今世界 低通胀 收入增长率 基本关系 产出 菲利普斯曲线 增长缓慢 
低通胀下的高速经济增长
《经济科学》1997年第1期64-69,共6页黄丹 
关键词: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模式 
正确认识“使物价上涨率低于经济增长率”的问题
《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第ZA期15-16,共2页刘国光 
其一,如果不去追问物价上涨率与经济增长率这两者的挂钩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存在着含糊不清的问题,而仅从近几年来我国的物价上涨率高于经济增长率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首先要把过高的物价上涨率降低到经济增长率以下,我认为,这是可以暂...
关键词:物价上涨率 实际经济增长率 潜在经济增长率 正确认识 调首 低通胀 控制物价 含糊不清 承受程度 适度的经济增长 
马来西亚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财政战略
《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第ZH期41-42,共2页徐放鸣 
1.将支持高增长、控制通货膨胀作为最主要的财政战略目标,提高公共支出占GNP的比重。 马来西亚在确定财政战略目标时,摆在首位的是支持经济高增长,其次是控制通货膨胀,其后才是推进产业发展(根据不同发展时期确定重点产业)、收入再分配...
关键词:财政战略 西亚 经济高增长 低通胀 控制通货膨胀 非通货膨胀 标时 收入再分配 摆在首位 公共支出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