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经常项目

作品数:76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管涛孙鲁军邓力平冯用富罗哲夫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大学中国银行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货币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开放资本项目时不我待
《新世纪周刊》2011年第17期50-51,共2页黄益平 
1996年12月,中国承诺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原本的设想是再经过五年到十年的时间,逐步完成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的改革。不过因为紧接着发生了东亚金融危机,这一计划被无限期地推延了。当然,资本项目逐步开放的步伐并没有停顿,...
关键词:开放资本项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人民币经常项目 国家外汇管理局 东亚金融危机 资本项目管制 可兑换 中国 
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的途径初探
《南方金融》1998年第10期14-15,共2页李华开 
关键词:银行间外汇市场 货币自由兑换 人民币汇率 远期外汇交易 宏观经济政策 期货市场 汇率风险 对内平衡 对外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 
关于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几个问题的分析被引量:1
《河北金融》1998年第6期9-11,共3页王克悦 
一、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在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进程中的地位 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人民币可兑换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第二步实现经常项目人民币...
关键词:经常项目可兑换 人民币汇率 外汇市场 几个问题 外汇体制改革 可兑换货币 外汇储备 外汇指定银行 货币政策 外汇平准基金 
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实施及意义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49-51,共3页刘莉 
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可兑换,标志着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重大一步,这对于我国更充分地参与国际分工、国际竞争,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意义重大。
关键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外汇 经常项目 国民待遇 
我国企业应如何迎接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吉林商业高专学报》1997年第4期48-50,共3页孙连铮 
货币可兑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一国参加国际分工,最大限度地实现比较优势的重要条件。1996年12月1日,我国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款,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当前,人民币经常项目的可兑换正在进行,它意味着我国将:“...
关键词:中国 经常项目 货币可兑换 汇率风险 计价货币 远期交易 人民币 企业 
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经济信息》1997年第8期22-23,共2页祝宝良 
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1996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正式致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中国不再适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十四条第2款的过渡性安排,自1996年12月1日...
关键词:经济发展 中国 人民币兑换 货币 
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与完善外汇市场
《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54-57,共4页姚东旭 
1996年以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继7月1日将外商投资企业纳入到银行结售汇体系以及放松对境内居民非贸易用汇的限制后,1996年12月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这意味着我国今后将不对经常性国际交易付款和资金转...
关键词:人民币兑换 外汇市场 货币流通 中国 
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意义重大
《浦东开发》1997年第5期33-33,共1页
关键词:经常项目可兑换 人民币自由兑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资本项目 国家外汇管理局 货币制度 货币安排 国际收支 宏观调控能力 新闻发言人 
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对外经贸实务》1997年第5期6-7,共2页宋矛 
继1994年实行外汇体制改革的基础上,1996年7月我国将外商投资企业外汇买卖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取消了尚存的经常项目下的汇兑限制。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戴相龙做出承诺,宣布从12月1日起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8条款义务,实现...
关键词:人民币 可兑换性 可自由兑换 货币流通 
试论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对银行业的影响
《浙江金融》1997年第5期20-21,共2页姚然良 倪红 王群雄 
试论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对银行业的影响□姚然良倪红王群雄1996年12月1日,中国人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使得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这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里程碑。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是指我国...
关键词:人民币可兑换 银行 中国 货币流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