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低浊水

作品数:226被引量:654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马军李星付英李圭白张克峰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山东建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给水排水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低温低浊有机微污染水源水臭氧预氧化的效能研究被引量:9
《给水排水》2016年第5期52-56,共5页张剑桥 马军 袁媛 迟惠中 邹景 罗从伟 宋阳 
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任务书(PS13H05)
寒冷地区地表水水质具有低温低浊及有机微污染的水质特点,该特点成为提高此类水源水净化效能的瓶颈,传统的常规处理工艺难以适应。以寒冷地区有机微污染的地表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臭氧预氧化强化传统处理工艺,使出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
关键词:低温低浊水 有机物 臭氧预氧化 ZETA电位 去除率 
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分析被引量:16
《给水排水》2012年第S2期76-79,共4页梁鹏 倪中华 吴恬 姚吉伦 杜国莉 
低温低浊水难以处理一直是水处理领域内备受关注的问题,分析了该种水质的特性及难处理的原因,并介绍了处理低温低浊水的研究应用现状,为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低温低浊水 处理技术 现状 
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在新安江自来水厂扩建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
《给水排水》2012年第S1期59-61,共3页王祖琴 
新安江自来水厂扩建工程设计规模8.0万m3/d,原水取自新安江上游,为低温低浊水。设计采用微絮凝直接过滤工艺,通过管式静态混合、网格微絮凝、气水反冲洗过滤、消毒处理,使出厂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出...
关键词:微絮凝直接过滤 低温低浊水 网格微絮凝 气水反冲洗快滤池 
气浮滤池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效果研究被引量:5
《给水排水》2007年第10期12-15,共4页熊长学 王征 袁煦 
气浮工艺是处理低温低浊、高藻水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年不断出现气浮与其他工艺的一体化组合工艺,结合气浮滤池组合工艺在北方某市第三水厂改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了该工艺处理低温低浊水的特点。
关键词:气浮滤池 低温低浊 水库水 
低温低浊水混凝沉淀处理研究被引量:8
《给水排水》2005年第11期32-35,共4页王东田 海老 江邦雄 
黑龙江省科学基金资助(E0331)。
研究快速搅拌强度(GR)、快速搅拌时间、缓速搅拌时间以及pH等因素对低温低浊水混 凝沉淀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混凝剂投加量一定时,选择合适的混凝条件,沉后水浊度、沉 后水中混凝剂残余量及过滤阻抗系数STI将有较大改善。并且伴...
关键词:低温低浊水 混凝条件 混凝剂残余量 过滤阻抗系数 
新型侧向流斜板浮沉池处理低温低浊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0
《给水排水》2004年第11期19-21,共3页孙志民 赵洪宾 马军 
通过小型生产性试验 ,探讨了新型侧向流斜板浮沉池的运行方式对低温低浊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发现 :对低温低浊水 ,从出水浊度、色度、高锰酸盐指数以及投药量来看 。
关键词:低温低浊水 浮沉池 斜板 水浊度 投药量 试验研究 出水 高锰酸盐指数 气浮 色度 
高铁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处理低温低浊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0
《给水排水》1997年第11期9-11,共3页马军 刘伟 李圭白 
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黑龙江省科委社会发展重大项目
本文探讨了高铁酸盐复合药剂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并与硫酸铝混凝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高铁酸盐复合药剂可显著地提高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不但可明显地降低沉后与滤后水浊度与色度,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消毒作用。
关键词:低温低浊水 高铁酸盐 复合药剂 混凝 给水处理 
污泥回流法处理低温低浊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1
《给水排水》1995年第1期12-15,共4页刘继平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论证,认为导致成都地区低温低浊水难处理的主要原因是浊度低,而不是温度低.通过试验研究,找出了不同原水浊度情况下污泥回流的最佳运行工况.
关键词:低温低浊水 污泥回流法 试验 地表水 
长江水系低温低浊水混凝沉淀技术被引量:5
《给水排水》1993年第2期16-18,共3页高志强 
根据长江水系低温低浊水质特点及其对混凝、沉淀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文从采取工程措施和控制混凝剂投量两方面出发,提出凝聚阶段要有足够的混合能量,絮凝阶段要分段控制,合理分布絮凝能耗,以形成均匀密实的絮体。
关键词:长江 水系 水絮凝 沉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