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

作品数:1074被引量:79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永涛宁晓萌韩雪岩张宝贵朱大可更多>>
相关机构:金陵协和神学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复旦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法身到肉身——试论初唐佛像样式转变的观念背景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26-137,共12页吴虹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神圣视域下的中国早期佛像研究”(项目批准号:2021EZX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佛教艺术风格的发展并非仅仅是不同审美意识或地域文化交流的结果。作为崇拜的对象,佛像的造型必然还包含、反映着民众对于佛的概念和性格的认识。本文重新梳理南北朝到初唐时期的佛像的风格变化,反思传统“胡化”、“汉化”的解释框架...
关键词:法身 肉身 初唐风格 佛教艺术 
感知对象、情动因素与丰碑式艺术--德勒兹论绘画作品的“感觉”持存
《艺苑》2022年第1期66-71,共6页周厚翼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身—言—像:当代法国艺术哲学的三个主题”(批准号:12903—412221—17007)成果。
在《什么是哲学?》一书里,吉尔·德勒兹将“感觉”作为艺术作品成其所是的原因,并且从“感知对象”和“情动因素”两方面分析了艺术作品何以具有永久持存的风格与永恒鲜活的力量。“感知对象”与“材料”的参与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情动...
关键词:感觉 塞尚 德勒兹 情动 肉身 
追问意义的肉身:伯恩哈德·西格特的文化技艺理论初探被引量:1
《新闻知识》2022年第1期31-37,共7页陈鑫盛 
文化技艺是德国媒介理论第二代学者发展出的核心概念,伯恩哈德·西格特则是文化技艺最主要的阐释者之一。西格特的文化技艺理论,继承了弗里德里希·基特勒所奠定的媒介物质性的分析传统,并将其发展出一条观照意义生成的物质运作条件的...
关键词:文化技艺 德国媒介理论 媒介物质性 媒介本体论 
公民的两个身体:数字时代的政治现象学被引量:10
《学海》2021年第2期48-55,共8页林曦 
在当下数字时代,传统上以地域、物理现实为基础来对公民身份进行定义的方式,可能会遭遇一系列的挑战。在全球互联网时代,一张把全球联系在一起的信息空间网,促使我们去重新思考我们的公民身份及其相对应的政治行动和存在方式。数字时代...
关键词:公民 公民身份 肉身 数字身体 数字操演性 
传播中的肉身景观与数字身体——媒介技术视角下的考察被引量:22
《新闻与写作》2020年第11期20-27,共8页钱佳湧 
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中文报刊与近代上海的媒介建构”(课题批准号:2018EXW005)的阶段性成果。
"身体"之于传播从来不只是实践主体,同时也在传播实践的过程中成为被关注、展示和规训的客体。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我们在传播中遭遇到的"身体"正日益从一种与商品文化有关的"盛景"转变为对身体状况和行动轨迹的量化记录和展示。这种身...
关键词:身体 景观 数字本体论 
诗的肉身与世界剧场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7年第12期72-73,共2页蔌弦 
按照惯例,创作谈不可避免地涉及诗的意图、职能、技法等议题,但写作者们已经为此贡献了过多的洞见和偏见,与其再煞有介事地宣告什么,毋宁承认所能给出的无非即兴的意见,它们终将被日后的补充和修正带往更悠远之境。最好的情况,也...
关键词:诗人 剧场 世界 肉身 写作者 
都市时尚的肉身狂欢与审美精神被引量:1
《上海文化》2017年第4期97-102,127,共7页张宝贵 
当代中国的都市时尚艺术存在没有审美精神、缺少好的审美精神或外部强加的审美精神三个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有经济文化和思想历史两方面的原因。今天的生产—消费逻辑是侵蚀审美精神空间的直接助力,正是它将时尚艺术变成肉身的摆...
关键词:肉身 审美精神 超越性 
新媒体背景下的跨国文物追讨和媒体责任——以荷兰“肉身坐佛”事件为例被引量:2
《新闻知识》2016年第6期20-23,共4页杨秀侃 王美佳 
本文以荷兰"肉身坐佛"事件为例,梳理跨国文物追讨的舆论生成机制,探讨新媒体背景下的跨国文物追讨和媒体责任。
关键词:新媒体 “肉身坐佛” 跨国文物追讨 主权意识 媒体责任 文博报道 
作为艺术行动的美——一种生活美学的视角被引量:2
《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3期57-63,共7页张宝贵 
关于美学学科的合法性,目前学界有两种意见。取消主义美学认为"美"是一个先行设定出来的"超级概念",没有一个"超级事实"与其对应,犯了形而上学本质主义的错误,因此美学学科并不合法;形而上学美学则坚持形而上学的阵地,用康德美学的"合...
关键词:艺术行动 生活美学 超越性 肉身 
穿越沉重的肉身:古代戏曲的“鬼”文化想象略论被引量:1
《戏曲艺术》2009年第4期80-84,共5页肖向明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801184
中国古代戏曲的"鬼"文化想象在艺术功能、形象塑造尤其"女鬼"形象、戏曲改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人与鬼的双重形象在一个"想象的现实"中达成理想实现和审美想象。而以《李慧娘》为代表的"鬼戏"的故事新编给我们所带来的启示更加...
关键词:“想象的现实” 鬼戏 “女鬼”形象 戏曲改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