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海水道

作品数:355被引量:21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戴元峰沈继华陶秀玉周和平王建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江苏省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管理处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水利厅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水利规划与设计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河道开挖规模与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运用关系研究被引量:2
《水利规划与设计》2020年第7期10-13,74,共5页何夕龙 陈婷 许慧泽 季益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SQ2017YFSF020085)。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建设可减少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进洪机遇。在满足300年一遇防洪标准基础上,拟定四组方案,论证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河道开挖规模与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运用关系。通过分析各方案对洪泽湖水位、泄流能力、周边滞洪区进洪几...
关键词:入海水道二期工程 河道规模 洪泽湖周边滞洪区 关系研究 
淮河入海水道桥梁工程防洪影响评价的难点与对策被引量:6
《水利规划与设计》2013年第8期8-10,28,共4页吴兵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跨越淮河入海水道桥梁的建设逐步实施。如何解决桥梁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与其对入海水道行洪产生的影响之间的矛盾,成为防洪影响评价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以工程实例对桥梁工程跨越入海水道防洪影...
关键词:桥梁 跨越 入海水道 评价 难点 对策 
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南北泓水位调节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水利规划与设计》2004年第3期24-25,47,共3页郝道平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 ,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的主要骨干工程。入海水道行洪前 ,排涝达到了高低水、清污水分开的设计要求 ,但行洪时 ,因洪水未漫滩 ,造成南、北泓水头差相差较大。致使部分隔堤损坏 ,甚至影响调度闸的...
关键词:淮河 入海水道 南北泓水位 调节工程 公路桥 泄洪流量 
淮河入海水道规划基本思路和有关方案探讨
《水利规划与设计》1995年第4期10-16,68,共8页薛其昌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九五”期间建设入海水道。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由淮委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并上报。本文主要根据规划研究阶段分析成果,着重从宏观角度,就入海水道规划...
关键词:淮河入海水道 漫滩行洪 堤距 入江水道 洪泽湖 方案探讨 远景 灌溉总渠 土方 分淮入沂 
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继续推进流域治理和农田基本建设
《水利规划与设计》1995年第4期22-22,共1页周庚午 
陈焕友同志1994年12月21日在中共江苏省第9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在谈到今后5年的战略重点和主要措施时指出:“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尽快完成太湖、淮河治理工程,整治和新辟洪泽湖入江、入海水道,实施沂、沭、泗河东调南下工程,提高太湖...
关键词:推进流 农田基本建设 水利建设 洪泽湖 淮河治理 入海水道 通榆河 防护能力 海堤 防洪能力 
淮河入海水道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技术审查
《水利规划与设计》1995年第4期43-43,共1页陈长奇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于1995年10月24日~27日在京通过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组织的技术审查。审查认为,尽快实施入海水道工程,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十分必要;报告推荐入海水道采用远期开挖深泓、近期泓滩结合,滩地...
关键词:淮河入海水道 技术审查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总体布局 灌溉总渠 入江水道 堤距 淮河下游 工程可行性研究 水利水电规划 
关于困扰海河防洪决策的几个问题
《水利规划与设计》1994年第3期33-35,53,共4页文康 
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海河流域已形成“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体系格局。水库的设计标准、河道的行洪能力、蓄滞洪区的防洪效益、闸坝的过洪流量都已明确无误地写在规划上;但是,纸上的数字是一本...
关键词:防洪决策 海河流域 白洋淀 蓄滞洪区 水文计算 特大洪水 入海水道 文安洼 防洪标准 防洪体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