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流圈上涌

作品数:36被引量:722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邢作云肖庆辉刘建华寇彩化李廷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岩石矿物学杂志》《地球物理学进展》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滇西剑川OIB型苦橄玢岩:俯冲板块断离的产物?被引量:10
《岩石学报》2011年第9期2679-2693,共15页寇彩化 张招崇 侯通 廖宝丽 李宏博 
国家973项目(2009CB42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25006);111计划(B07011)联合资助
滇西剑川地区出露小规模的OIB型苦橄质次火山岩,主要由橄榄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组成,其中橄榄石主要为贵橄榄石,Mg#最高可达88.8。全岩SiO2含量为43%~48%,MgO含量为12%~24%。根据橄榄石-熔体平衡原理,恢复的原始岩浆为苦橄质岩浆(MgO...
关键词:苦橄玢岩 原始岩浆 板片断离 软流圈上涌 剑川 
大别造山带天柱山中酸性岩起源及地质意义被引量:7
《高校地质学报》2011年第1期136-150,共15页刘磊 徐夕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3031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403508)资助
天柱山岩体是大别造山带具代表性的中生代中酸性岩体,为两阶段岩浆侵入形成。早阶段角闪石英二长岩具有较大的SiO2含量变化范围(59.83%~70.12%),全碱含量为7.02%~9.56%,晚阶段黑云母二长花岗岩SiO2含量为72.46%~78.65%,具较高的全碱含量...
关键词:燕山晚期 天柱山 岩浆起源 陆内伸展 软流圈上涌 
南京蒋庙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8
《岩石学报》2010年第5期1577-1588,共12页洪文涛 徐夕生 贺振宇 闫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3031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403508)联合资助
南京蒋庙侵入岩体的主体为辉长岩-闪长岩,并伴有少量的二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其形成于118±1.1Ma,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最晚的一次岩浆活动。岩石地球化学资料表明,在岩浆上升及结晶过程中无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蒋庙岩...
关键词:辉长岩-闪长岩 锆石U-PB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 软流圈上涌 长江中下游地区 
滇西高黎贡带~40Ma OIB型基性岩浆活动:消减特提斯洋片与印度板块断离的产物?被引量:21
《岩石学报》2007年第6期1334-1346,共13页蓝江波 徐义刚 杨启军 黄小龙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603)资助。
滇西高黎贡带基性岩脉形成于40~42Ma,以高FeO、TiO2,低K2O含量为特征.虽然多数样品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少量样品的Nb/La大于1,La/Yb比值较小和Mg#值较高,显示了似洋岛玄武岩(OIB)的地球化学特征,从而为研究区提供了软流圈上涌...
关键词:高黎贡带 基性岩脉 板片断离 软流圈上涌 
高黎贡带~40Ma OIB型基性岩浆活动:消减特提斯洋片与印度板块断离的产物?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7年第z1期9-,共1页蓝江波 徐义刚 杨启军 黄小龙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603)
  高黎贡带基性岩脉形成于40~42 Ma,以高FeO、TiO2和低K2O含量为特征.虽然多数样品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少量样品的Nb/La大于1,La/Yb比值较小和Mg#值较高,显示了似洋岛玄武(OIB)的地球化学特征,从而为研究区提供了软流圈上涌的...
关键词:高黎贡带 基性岩脉 板片断离 软流圈上涌 
华北东部中生代晚期—新生代软流圈上涌与岩石圈减薄被引量:100
《地学前缘》2006年第2期86-92,共7页路凤香 郑建平 邵济安 张瑞生 陈美华 余淳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0411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2103)
现今的地幔是由软流圈地幔(热的,主元素饱满、微量元素亏损的,塑性流变性质的)、古老岩石圈地幔(地幔1,冷的,主元素贫瘠、微量元素富集的,刚性的,以方辉橄榄岩为代表)以及现今的岩石圈地幔(地幔2,主元素饱满、微量元素亏损...
关键词:岩石圈减薄 软流圈上涌 蘑菇云状 深部地质过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