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恰兹

作品数:46被引量:5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定家孔帅黄必康姜飞王红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语艺术教育研究》《学理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社会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现代中国的理性主义被引量:2
《读书》2005年第7期132-141,共10页张汝伦 
关键词:理性主义 现代中国 哲学概念 翻译事业 瑞恰兹 中国人 梁启超 意义 
文学语言的指称与非指称——关于西方诗学的评述之一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84-90,共7页陈兴伟 
1 1924年,英美新批评派之父 I.A瑞恰兹在他的《文学批评原理》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语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用法,即科学的用法和情感的用法: 一个陈述的目的可以是它所引起的指称,不管是正确的指称还是错误的指称,这是语言的科学用法...
关键词:指称对象 瑞恰兹 文学语言 西方诗学 语言行为 诗歌语言 结构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 英美新批评派 用法 
瑞恰兹的语义学美学被引量:2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21-28,共8页沈勇 
语义学美学是在二十世纪新实证主义基础上产生的美学流派,其主要代表是英国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和诗人瑞恰兹(Ivor Armstrong Richards,1893—1980)。受新实证主义影响,瑞恰兹非常注重语言和意义问题,主张对词语、句子和美学中使用的术...
关键词:瑞恰兹 语义学美学 审美价值 诗歌语言 情感特征 艺术价值 情感语言 美学理论 陈述 冲动 
论悲剧情感的三维性被引量:3
《求是学刊》1989年第5期64-68,共5页王俭美 
关键词:悲剧情感 悲剧感 三维性 现当代 瑞恰兹 乐观论 奥尼尔 悲剧精神 体情 相似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