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交穴

作品数:457被引量:2261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朱江张露芬马良宵任晓暄程凯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民间疗法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出现经典循经感传医案
《中国民间疗法》2021年第23期120-121,共2页黄磊 王建 高秀娟 
循经感传是指以针刺、艾灸或其他方式等刺激穴位时,具有酸、麻、胀、沉重等感觉,并沿着经络路径传播的现象。该文主要介绍在对偏瘫患者进行醒脑开窍法治疗时,在患侧三阴交穴操作中出现了“头部颠顶区瞬时的麻电感”的循经感传现象,通过...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刺法 三阴交穴 循经感传 
电针治疗产后及术后尿潴留40例
《中国民间疗法》2016年第12期22-22,共1页曾新意 邓尚梁 吴满红 常燕群 
2014年1月—2015年7月,笔者用电针治疗产后及术后尿潴留40例,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4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产科及妇科住院部产后及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膀胱内充满尿液不能排出,常常由排尿困难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诊断标准[1]:
关键词:术后尿潴留 妇科住院 排尿困难 膀胱气化 临床症状 阴陵泉 膀胱经 诊断标准 三阴交穴 阳化气 
痛经的穴位贴敷疗法被引量:3
《中国民间疗法》2016年第3期22-22,共1页李志敏 张翔昱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部疼痛、痛引腰骶为主症的常见病。给广大女性带来极大的痛苦,而口服中药,因其特殊的气味,患者难以坚持,影响疗效,而穴位贴敷可避免中药口服,又可起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穴位贴敷疗法 痛引腰骶 经络系统 临床疗效 中医外治法 神阙 中医疗法 三阴交穴 脏腑气血 表皮角质层 
三阴交穴临床应用举隅被引量:2
《中国民间疗法》2011年第2期21-21,共1页吴昌宏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能调节足三阴经循行部位及肝、脾、肾气血阴阳失调。其主病比较繁多,其中以《针灸甲乙经》及《针灸大成》收录较全,《针灸甲乙经》载其能治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惊不得眠,五脏游气。《针灸...
关键词:三阴交穴 临床应用 《针灸甲乙经》 《针灸大成》 脾胃虚弱 足三阴经 循行部位 阴阳失调 
穴位注射法治疗产后顽固性尿潴留80例
《中国民间疗法》2007年第4期13-14,共2页刘延玲 
关键词:顽固性尿潴留 穴位注射法 产后 治疗 三阴交穴位注射 尿潴留产妇 会阴侧切 疗效满意 
针刺治疗肛门术后尿潴留
《中国民间疗法》2004年第11期16-16,共1页张晔 
关键词:针刺治疗 肛门 术后 尿潴留 关元穴 气海穴 三阴交穴 
杜冷丁穴位封闭治疗产程延长105例
《中国民间疗法》2003年第5期18-19,共2页李金枝 万永花 解秀勤 
关键词:杜冷丁 穴位封闭治疗 产程延长 三阴交穴 分娩镇痛剂 药理作用 
一推二击三贴法治疗跟骨增生50例观察
《中国民间疗法》1993年第2期14-15,共2页王似军 殷妮娜 
跟骨骨刺增生疼痛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患者甚为痛苦,目前仍无特殊疗法。治疗不外乎内服、外贴、鞋垫,甚至手术等法,疗效均不甚理想。本人采用一推(即首用轻重交替的推拿方法施术)。
关键词:骨增生 推拿方法 跟骨骨刺 一指禅推法 三阴交穴位 阴陵泉 照海穴 跟骨侧位 丘墟 压痛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