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意蕴

作品数:403被引量:70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刘新成苏尚锋寇东亮杨林香朱松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三重意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5-22,167,168,共10页薛秀军 黄维铭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专项委托项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FJ2024XZB108);华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24XZXND008)。
文化主体性主要是指中华民族面对现代化的冲击与挑战,在融入现代化浪潮、探索和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保持文化上的主动选择,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巩固文化主体性,需要从世界历史的大视野出发,对现代化...
关键词:中华文明 中华文化 文化主体性 文化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劳动精神的三重意蕴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5年第6期87-89,共3页张馨艺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基于‘躺平学’批判的劳动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SCJJ23MGC20);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人学哲学用哲学的百年传承与经验启示研究”(21XDJ007)的研究成果。
新时代劳动精神是劳动本质的时代呈现,彰显了人类劳动的能动性特征,是新时代劳动关系的精神表达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是劳动本质的时代呈现。新时代劳动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吮吸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关键词:新时代 劳动精神 意蕴 
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三重意蕴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5年第6期35-37,41,共4页李习文 冯帅涵 陈江生 
历史自信是历史主体对其自身历史发展进程规律、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在此指导下的未来发展实践的认同与肯定。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是一个集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和历史实践论于一体的重要命题。从历史本体论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百...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历史自信 意蕴 
“第二个结合”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三重意蕴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5年第1期70-77,共8页徐奉臻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专项重点项目(202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以‘第二个结合’为内容主线、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上游课程”。
“第二个结合”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思想沃土。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将“第二个结合”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具有培根铸魂、厚植理论和文化...
关键词:思政课 一体化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体育强国建设视域下新时代青年使命观的三重意蕴——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体育的重要回信为中心的考察
《甘肃理论学刊》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张宏旭 郭丽萍 
青年强则体育强,体育强则国家强。建设体育强国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体育的重要回信文本考察为逻辑起点,进而把握其对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新时代青年使命观塑造的重大意义。对于新时代青年使命观,从生成...
关键词:体育强国 新时代青年使命观 习近平总书记 回信 
ChatGPT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三重意蕴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42-47,77,共7页刘洁溪 
2022年喀什大学教研教改课题“习近平‘文化润疆’思想融入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KJDY2208)。
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典型代表,凭借自身强大的技术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理论层面上,ChatGPT从赋能指向、赋能进程、赋能目标三个视角阐释了技术赋能教育的深层意蕴;技术层面上,ChatGPT借助数据预...
关键词:ChatGPT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三重意蕴及当代实践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25年第1期35-45,共11页毛睿佳 
2023年度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项课题“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三重意蕴及当代实践”(项目编号:145376)。
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坚持胸怀天下的根脉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天下观: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道义性;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公共性;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共生性,深刻影响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天下观 胸怀天下 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关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重要论述的三重意蕴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2-16,共5页雷永强 苏江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党的文艺工作理论建构和学理阐释研究”(编号:23BKS110)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关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成果。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强调中华文化时代性与历史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理论性与实践性、...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华文化立场 中华文化主体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三重意蕴——基于马克思政治哲学视域的分析
《山东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101-108,共8页王洋洋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4CKS074);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课题(项目编号:tsqn202211103)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政治哲学在事实、历史和价值多维叙事中探究人类解放问题。与西方从资本主义走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类解放路径不同,马克思晚年提出东方落后国家可以从前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现了对...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政治哲学 人类解放 
大历史观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意蕴
《未来与发展》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王浩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研究计划”(360-BE12065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轫于历史长河之中,历经数千年发展与演化,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形态相契合。因此,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需要从大历史观视野出发。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铸牢中华民族...
关键词:大历史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价值意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