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法

作品数:337被引量:1417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陈大为胡海洋郑杭生赵秀丽刘爱民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药科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科学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前列地尔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质量评价被引量:7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年第7期495-499,共5页邹姜甫 顾王文 李亚平 陈伶俐 
采用薄膜分散法结合高压匀质技术和冷冻干燥工艺制备前列地尔固体脂质纳米粒。测得其平均粒径为(137.2±7.7)nm,包封率大于90%。在磷酸盐缓冲液(pH7.4)中24h累积释放率为43.6%。产品于(4±2)℃和(25±2)℃下保存6个月稳定性良好。
关键词:前列地尔 固体脂质纳米粒 薄膜分散法 冷冻干燥 包封率 
多西他赛脂质体冻干粉的制备及质量评价被引量:7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年第2期113-116,共4页张洪记 丁盛 顾王文 李亚平 陈伶俐 
采用薄膜分散法结合冷冻干燥工艺制备多西他赛脂质体冻干品。采用正交试验,以包封率为指标优化处方,并考察了形态、粒径、包封率、体外释放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按优化处方制得的脂质体冻干品复溶后颗粒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67.1±71.2)nm...
关键词:多西他赛 脂质体 薄膜分散法 冷冻干燥 包封率 体外释放 
像散法对微位移和微振动的实时测量被引量:14
《光子学报》2003年第10期1208-1211,共4页贺锋涛 白永林 冯晓强 侯洵 
提出了一种通过对光学像散量的检测来实现对物体的微位移和微振动进行实时非接触测量的新方法 该方法采用四象限光电探测器测量由于物体相对于光学系统焦点的偏离而引起的像散量 ,参照已标定的物体位置与像散量之间的关系 ,可计算出物...
关键词:像散 四象限探测 微位移 微振动 
用电导频散法研究Cl^-、SO_4^(2-)和H_2PO_4^-阴离子与土壤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1
《土壤学报》1999年第1期54-60,共7页李成保 季国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介绍了采用电导频散装置测量分别含有10-4mol/LHCl、5X10-5mol/LH2SO4和10-4mol/LH3PO4的黄棕壤、棕壤、黑土和砖红壤悬液(20-30g/kg)的电导频散曲线,频散曲线上均呈现频率...
关键词:电导频散曲线 始散频率 相对亲合力 土壤 
20G钢氢腐蚀的超声背散检测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4年第2期179-183,共5页李晓刚 陈华 谢根栓 姚治铭 柯伟 
选用20G低碳钢,经450℃和500℃,18MPa氢气中分别暴露240,480和720小时,使材料发生不同程度氢腐蚀,用背散法对氢蚀进行了超声波检测结果表明,背散法对氢蚀程度非常敏感,用杂草波平均高度与原始波高之比做...
关键词:氢腐蚀 背散法 低碳钢 超声检验 
用电导热散法研究可变电荷土壤粘粒与离子的相互作用
《土壤学报》1992年第1期57-63,共7页李成保 毛久庚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
本工作选用二种可变电荷土壤粘粒(<2μ),分别含有0.35×10^(-4)-1.3×10^(-4)mol/L的不同电解质,在不同含水量下,在5—50℃范围内测量其直流电导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电导热散法是研究土壤粘粒与离子相互作用的有用手段;电导率-温度...
关键词:电导热散法 土壤粘粒 离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