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科疾病

作品数:288被引量:819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吕选民马勇石印玉周红海郭杨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自筹经费科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中医药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略论石氏伤科兼邪理论之热邪说被引量:2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3期6-8,29,共4页陈东煜 詹红生 石瑛 赵咏芳 王翔 石印玉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及重点攻关项目(11DZ1973402,13401903500);上海市卫健委海派中医流派“石氏伤科”传承研究基地项目(ZYSNXD-CC-HPGC-JD-001);上海市卫健委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大研究)资助项目(ZYSNXD-CC-ZDYJ047)。
石氏伤科理论体系之兼邪理论认为,“痰湿”兼邪流注脉络可致疼痛等骨伤科常见症状迁延难愈,故提出化痰除湿通络治法,并应用牛蒡子汤治疗,获得良效。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石印玉教授认为,当代之兼邪,已非昔日之“痰湿”兼邪,而是逐渐演变...
关键词:骨伤科疾病 疼痛 石氏伤科 兼邪理论 痰湿 热邪 
石印玉运用经方辨治伤科疾病经验被引量:1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年第9期25-27,共3页王建伟 石印玉 
上海市卫计委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基地石氏伤科基地(ZY3-CCCX-1-1003);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室石氏伤科传承工作室
整理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石印玉教授的4则临床病案,体现了石教授运用经方治疗伤科疾病的经验,反映石氏伤科提倡"十三科一理贯之"、注重整体观念、强调气血兼顾、内外结合的学术思想。
关键词:伤科 经方 名医经验 石印玉 
石仰山治疗骨伤科疾病常用药对举隅被引量:2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年第7期23-26,共4页俞秋纬 邱德华 李浩钢 汤伟忠 石仰山 
介绍石仰山教授应用药对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临证经验及特色:柴胡合细辛疗头部内伤;威灵仙合制南星疗痰湿入络;制南星合防风疗瘀血肿痛;桂枝合细辛疗寒湿痹痛等。
关键词:骨伤科疾病 药对 名医经验 石仰山 
石仰山论治骨伤科疾病痛症的临证特色被引量:3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年第1期4-6,共3页俞秋纬 邱得华 李浩钢 石仰山 
介绍石仰山教授运用中医整体辨证法治疗骨伤科疾病痛症的特色。认为瘀血、痰湿、痰瘀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在疼痛的发生过程中关系密切;因此,辨明瘀血内停、痰湿阻络、痰瘀交阻三大病机,结合个体与病程加以整体综合治疗是石老临证治...
关键词:疼痛 石氏伤科 石仰山 名医经验 
浅谈“以气为主、以血为先”在伤科临床中的应用被引量:9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年第10期54-55,共2页曹月龙 石瑛 庞坚 赵咏芳 詹红生 石印玉 
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项目(100508);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项目(T030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20B033)
关键词:伤科疾病 中医药疗法 从气血论治 
348例骨伤科疾病患者舌象观察与分析被引量:1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年第3期41-43,共3页周勤 
目的观察中医骨伤科疾病舌象表现,分析其与病证之关系,探讨舌诊应用之价值。方法统计施杞教授门诊348例病例,按舌象之舌质、舌苔、舌体及舌下静脉等类别观察,分析其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位之间的关系。结果舌象与临床证候、患者...
关键词:施杞 舌诊 骨伤科疾病 
石关桐运用牛蒡子汤辨治伤科疾病经验被引量:3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年第2期51-52,共2页王利群 
石关桐教授认为,伤科疾病多为反复损伤,气滞血瘀,痰湿入络,痰瘀交阻,筋损失用。介绍运用石氏家传方"牛蒡子汤"治疗颈椎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膝骨关节炎的经验。
关键词:牛蒡子汤 颈椎病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膝骨关节炎 石氏伤科 石关桐 
止痛中药外用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研究概况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年第11期43-46,共4页胡大佑 
止痛中药外用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研究概况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伤科胡大佑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200020)关键词:骨伤科疾病,止痛中医的外用制剂在骨伤科疾病中应用十分广泛,有外治和内治的双重作用。经过历代的沿革,中...
关键词:骨损伤 中医药疗法 外治法 止痛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