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

作品数:1939被引量:47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韬徐飞徐倩沈祖芸郑巧英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教育》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科学中国人》编辑部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物学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海交大揭示烟草化合物诱导氧化应激促进肿瘤发展
《生物学教学》2016年第11期80-80,共1页
据科学网2016年5月27日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系易静研究组揭示了烟草化合物诱导氧化应激,促进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原因。相关成果发表于《癌基因》杂志。
关键词:氧化应激 肿瘤发生 化合物 上海交大 诱导 烟草 分子细胞生物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生化与细胞所育成人单倍体胚胎干细胞
《生物学教学》2016年第11期78-78,共1页
据2016年5月26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李劲松研究组和上海交大仁济医院陈子江研究组合作,首次成功建立来自人孤雌囊胚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研究人员首先对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从孤雌激活的25...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系 上海交大 单倍体 生化 成人 卵母细胞 孤雌激活 研究人员 
[合成生物学]上海交大建立“非天然产物”药物生物合成新途径
《生物学教学》2016年第6期76-77,共2页
据2015年11月5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冯雁团队通过对微生物代谢途径的重新编程,建立了“非天然产物”药物β-井冈霉烯胺的生物合成途径。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美国《合成生物学》杂志。β-井冈霉...
关键词:生物合成途径 合成生物学 天然产物 药物 上海交大 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生物代谢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大发现胃癌腹膜转移病变关键驱动基因
《生物学教学》2016年第5期79-79,共1页
据科学网2015年11月25日报道,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张秀荣研究团队与中科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等单位合作,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芝麻高密度单倍型图谱构建和主要农艺性状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为芝麻遗传改良等奠定了基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
关键词:全基因组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驱动 病变 腹膜 胃癌 大发 上海 
上海交大和山东大学联合发现砒霜影响蛋白通路而致肿瘤细胞凋亡
《生物学教学》2016年第5期80-80,共1页
据科学网2015年12月15日报道,上海交大和山大的一项合作研究证实,砒霜(三氧化二砷,As2O3)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细胞中糖酵解通路限速酶已糖激酶2(HK2)的活性而影响细胞代谢,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美...
关键词:肿瘤细胞凋亡 上海交大 山东大学 通路 砒霜 蛋白 三氧化二砷 细胞代谢 
上海交大发现淋巴瘤精准治疗潜在靶点
《生物学教学》2016年第1期74-75,共2页
据2015年7月27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上海交大上海血液学所陈赛娟、陈竺和赵维莅研究团队,联合我国血液/月中瘤临床多中心研究机构的17家医院,对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NKTCL)这一具有独特地域性和临床特征的血液肿瘤进行了基因...
关键词:上海交大 淋巴瘤 靶点 治疗 大发 临床特征 分子病理学 血液学 
上海生科院与上海交大合作发现白介素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机制
《生物学教学》2015年第2期73-73,共1页
据科学网2014年9月4日援引报道,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时玉舫研究组揭示:白介素17作为促炎症因子中的"明星"分子,可以增强MSC免疫抑制作用;白介素17可通过下调促mRNA降解因子,形成炎症因子调控...
关键词:免疫抑制作用 上海交大 间充质干细胞 白介素 抑制机制 科学研究院 合作 炎症因子 
上海交大揭示拟南芥花粉壁发育调控机制
《生物学教学》2015年第1期71-71,共1页
据2014年8月8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大兵教授团队在研究拟南芥花粉外壁形成过程中,重新发现和认识了拟南芥花粉壁关键bHLH类转录因子AMS的功能,并利用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手段证明AMS可以...
关键词:调控机制 花粉壁 拟南芥 上海交大 发育 生命科学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花粉外壁 
我国揭示水稻花药发育新机制
《生物学教学》2014年第11期73-73,共1页
据2014年6月4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梁婉琪研究小组揭示水稻花药发育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细胞》杂志。
关键词:花药发育 机制 水稻 生命科学技术 上海交大 植物细胞 
上海交大揭示古老中药“钩吻”镇痛奥秘
《生物学教学》2014年第2期73-74,共2页
据中国科技网2013年8月28日报道,上海交通大学校药学院博士张敬杨的有关中药钩吻镇痛尤其是减轻癌症疼痛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杂志《疼痛》上发表,这是国内外首篇深度阐明钩吻镇痛作用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的论文。
关键词:镇痛作用 上海交大 中药 中国科技网 研究成果 分子作用 国内外 疼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