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作品数:3291被引量:5262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林袁曙宏李步云肖扬莫纪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市人大常委会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努力推进公正司法
《民主与法制》2024年第45期57-61,73,共6页陈光中 
习近平法治思想博大精深,推进公正司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公正司法的重要论述,对于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一、推进公正司法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公正司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司法机关 社会公平正义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学习贯彻 
深入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层次与内外体系被引量:4
《中国司法》2021年第3期6-10,共5页雷磊 
思想指导行动,理论引领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全面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理论引领 核心要义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李德顺:法治文化是“法治中国”应有的文化面貌
《中国司法》2018年第11期4-4,共1页李德顺 
广义的“文化”,是指“普遍的生活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法治文化意味着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使法治不仅仅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方略,而且成为人民所信任、所依靠并日益习惯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关键词:法治中国 文化面貌 法治文化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李德顺 生活方式 社会治理 文化意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轨迹被引量:2
《中国发展观察》2018年第19期10-14,26,共6页王敬波 宗婷婷 
改革开放至今40年,中国法治政府建设波澜壮阔、辉煌异常,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回顾这一时期法治政府建设轨迹,系统总结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规律,对于新时代加快...
关键词:法治政府建设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国特色 国家治理 历史性 法治化 现代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中国老年》2017年第19期12-13,共2页赵小芳 
回想起5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与自己和几位教授一一亲切地握手、温和地询问,殷切地叮嘱的场景,卞建林教授还是非常激动和振奋,“总书记提出了法治人才培养的明确目标,指引着法学教育的长远发展。在今后的工...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人民 中国政法大学 法治体系 总书记 人才培养 
法治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被引量:1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85-90,共6页王敬波 王方玉 吴欢 徐健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地方立法前评估机制研究》(批准号:FJ2016B070)
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6年全国两会上,上述党的主张成为国...
关键词:法治政府建设 法治中国 政府评估 国家治理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 依法治国 
创新型法学人才的政治道德建设
《经济》2016年第18期52-52,共1页管晓立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法学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构建提供创新思想,更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各实践环节中,承担着创新工作模式骨干的角色,时代需要培养更多法学专业的创新型...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法学人才 政治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创新思想 法治理论 实践环节 
法治是塑造全球性大国的重要支点被引量:4
《人民论坛》2015年第23期44-44,共1页马怀德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注重塑造我国国家形象。人口众多、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强固然是大国的重要标志,但先进成熟的政治制度、高水准的政治和社会文明才是大国的主要体现。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按照这样一个标准,法治是全...
关键词:依法治国 全球性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现代政治文明 支点 国家形象 经济实力 政治制度 
两次跨越:未来法治中国的路线图问题
《新华月报》2015年第15期56-58,共3页蒋立山 
从现在到2050年的未来法治行程里,有两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时间节点,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上完成相应的法治建设任务,构成了中国未来法治建设的“两次跨越”。这对于最终在2050年前后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关键词:法治中国 路线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建设 节点 时间 意义 
立法法大修 夯实科学立法之基
《时事报告》2015年第4期36-37,共2页郎佩娟 
修改、完善立法法,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关键词:立法法 科学立法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大修 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 现代化 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