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曲

作品数:60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海英范正明马林王潞伟周锡山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艺术研究所湖南省文联山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艺术评论》《新民周刊》《歌海》《故事家(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戏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难忘的申曲大会演
《上海戏剧》2010年第8期38-39,共2页沈寂 
黄楚九时代的大世界游乐场,在初创时期,三楼“其和楼”北边有个“滩簧场子”,日夜轮番演出苏滩、本滩、锡滩和宁波滩簧。苏滩演员有林步青、朱国梁等,编排《荡湖船》和说唱《说古道今》小调;本滩也称申滩,俗称本地滩簧,
关键词:初创时期 游乐场 黄楚九 滩簧 
话说女子申曲班
《上海戏剧》2009年第9期31-31,共1页云江 
沪剧是由二百多年前上海四郊农村的东乡调演变而来,后又历经花鼓戏、本地滩簧、申曲几个阶段,最终发展而成。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各游乐场和书场茶楼便开始有了申曲班子演出。在不断涌现的各类戏班子中,有一个班子是全由女演...
关键词:女子 二三十年代 花鼓戏 游乐场 女演员 上海 戏班 世界 
顾绣奇丽化申曲——记上海沪剧院沪剧《露香女》被引量:1
《上海戏剧》2008年第8期4-5,共2页侯亚 
五年九稿“世博”为旨 “为2010年世博会打造一台好戏”,这是上海沪剧院早在中国上海申博成功时就产生的想法——确实,作为上海优秀地域文化的代表,沪剧责无旁贷。于是,沪剧《露香女》率先进入“世博跑道”,它的尝试为“世博题材...
关键词:上海沪剧院 2010年世博会 奇丽 地域文化 文艺创作 
施家班北上唱申曲
《上海戏剧》2008年第4期33-35,共3页褚伯承 
有人说,上世纪30年代的申曲舞台是筱文滨和施春轩二人的天下,这话有一定道理。无论才华造诣还是经营能力,这两位名家堪称势均力敌、旗鼓相当。而施春轩出生于梨园世家,其家学渊源的优势是筱文滨不具备的。更突出的是,施春轩曾挟技...
关键词:施家班 30年代 经营能力 梨园世家 家学渊源 
申曲皇后王雅琴(下)
《上海戏剧》2006年第6期43-45,共3页褚伯承 
解放后,王雅琴所在的文滨剧团改建为艺华沪剧团,由她担任团长,在开拓新剧目、表现新时代方面作了艰苦的努力,成绩卓著。王雅琴带领的艺华沪剧团在创作演出新剧目方面一直非常努力,她自己在艺术上也不断有新的追求,先后主演了《皇...
关键词:皇后 妇女代表 《孟丽君》 剧团 新时代 金沙江 申曲 
申曲皇后王雅琴(上)
《上海戏剧》2006年第5期45-47,共3页褚伯承 
在沪剧历史上,艺术家王雅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她亲身经历了从本滩、申曲到沪剧的几个不同历史时期,当选过“申曲皇后”。是她第一个把申曲改名为沪剧,创办了上海沪剧社;是她第一个邀请大批话剧电影艺术家加盟沪剧创作;也是她...
关键词:电影艺术家 历史时期 亲身经历 剧场艺术 沪剧 大都市 王雅琴 
台前幕后观“星火”
《上海戏剧》2000年第2期30-30,共1页
多少年过去了,在上海的街头,人们看到许帼华,仍会脱口叫她“小珍子”,可见她演的小珍子留给人们的印象有多深。从舞台到银幕,蓬头垢面,破衣烂衫,瘦骨伶仃的小珍子,叫入看一眼都心疼。她是跟着一群包身工一起上场的,杨桂英轻轻...
关键词:《星星之火》 申曲 演员 人物塑造 
乡音·乡情·乡恋——《东方乡韵》侧记
《上海戏剧》1996年第4期48-49,共2页林迅 
五月的上海,春雨潇潇,但在西藏中路福州路附近,一大群沪剧迷们,冒着淅淅沥沥的牛毛细雨,久久地停立在天螗京剧中心)逸夫舞台外面,他们在盼着、期待着…… 剧场内,早已座无虚席,连一些临时赶来看戏的领导,也一时无法安排入座,只得请工作...
关键词:沪剧 乡恋 乡情 乡音 观众 戏曲演出 电视台 文艺工作者 剧场 申曲 
时代呼唤沪剧新的代表人物——陈瑜表演艺术研讨会综述
《上海戏剧》1993年第4期11-12,共2页一明 
4月15日到16日本市戏剧界、评论界专家近百人参加了陈瑜表演艺术研讨会。白玉兰奖设立以来,组委会为戏曲演员个人举行表演艺术研讨会还是第一次。当代沪剧的杰出代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陈恭敏在发言中指出,地方戏曲的一大特色就是在她的...
关键词:艺术研讨会 地方戏曲 戏曲演员 陈恭敏 上海戏剧学院 白玉兰奖 角色创造 解洪元 申曲 春轩 
中国戏曲向何处去?——为《死与美》的戏曲观念号脉
《上海戏剧》1993年第3期13-14,共2页蓝凡 
1.将中国戏曲艺术和中华医药学同样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二大至宝,我认为当不是夸张的说法。然而,当商品大潮漫天涌来,知识的地位日益滑坡和攀高消费心理极端失衡时,在艺术界不仅创作,连批评和理论都逐渐呈现出一种彷徨、浮躁、无望的...
关键词:中国戏曲艺术 地方剧种 泡沫化 商品大潮 中华医药 批评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 戏剧改良运动 龙江剧 申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