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法

作品数:206被引量:1231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任志远郑辛酉倪少春贾铁飞王俊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城市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城市圈区域承载力时空演变分析——以武汉城市圈为例被引量:6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21年第8期675-686,共12页肖宜 区宇琦 曲晓阳 张利平 夏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890824)。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为例,基于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得到3个时期(2000、2010、2017年)武汉城市圈的人均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分析其不同阶段的承载力状况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7年,城市圈生态承载状况在不断恶化。...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生态足迹法 区域承载力 时空演变 产业规划 
城市规划中生态足迹法的应用
《住宅与房地产》2018年第9X期234-234,共1页刘亚维 
生态足迹法是最近几年在城市规划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测量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测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城市的环境造成的影响、新兴城市的规划提供切实可靠的实践依据,这种方法的产生和推广给城市的环境评价提供...
关键词:城市规划 生态足迹法 可持续发展 
基于生态足迹法与综合指标法的城市碳承载力评价研究及其应用——以重庆市为例被引量:2
《建设管理研究》2018年第1期48-61,共14页曾德珩 李生萍 董茜月 
随着我国城市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量的持续增长,城市发展与碳减排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利用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与方法,建立符合城市发展阶段的碳承载力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已成为低碳城市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回顾碳承载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
关键词:碳承载力 生态足迹法 综合评价法 阈值 重庆市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闽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被引量:63
《生态学报》2018年第12期4317-4326,共10页魏黎灵 李岚彬 林月 吴仪 祁新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290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J01122);福建省科学技术厅民生科技专项(引导性项目)(2017Y6002)
生态安全已经成为时下研究的热点问题,而生态足迹法(Ecological Footprint)是评价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目前鲜有应用改良后的生态足迹方法探讨海湾型城市群生态足迹以及生态安全状态的成果。鉴于此,论文以闽三角城市群为...
关键词:生态足迹 净初级生产力 生态安全 闽三角城市群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法的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演变研究: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被引量:9
《中国矿业》2018年第4期91-95,共5页王冠 
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资助(编号:16BJY042);2017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编号:2017-ZZJH-200)
运用能值-生态足迹法,以1985~2014年为时间序列,通过追踪焦作市生态安全演变过程,定量呈现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演变规律和发展变化趋势,研究结论如下:1985~2014年焦作市生态安全演变趋势呈现出"U"字形,1997年出现生态赤字,之后逐年增大,2...
关键词:能值 生态足迹 生态安全 演变 焦作市 
浅析城市规划中生态足迹法应用被引量:1
《中华建设》2018年第5期106-107,共2页王淼 
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增长迅速,这就势必导致资源消耗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城市中产生的废弃物量持续增长,不断加大了城市环境的负担,严重影响着城市环境质量,对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阻碍作用。因此,对城市进行有效...
关键词:城市规划 生态足迹法 城市环境质量 应用 城市化建设 可持续发展 人口增长 资源消耗 
基于生态足迹法西南山区城市生态承载力研究
《城市地理》2017年第2X期156-158,共3页张莹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5ZA0123;西南科大博士基金14ZX136
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的保护已是热点,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也逐渐增多,对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也愈加增多。西南地区由于正在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更加明显,尤其绵阳市,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经济...
关键词:绵阳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以徐州贾汪区为例
《中外企业家》2017年第3期26-28,共3页段康 
1、引言 生态足迹法最早是由加拿大著名生态经济学家里斯(William Rees)于1992年提出,后由瓦克纳格尔(Mathis Wackemagel)于1996年加以完善的一种可持续评价方法.生态足迹法作为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方法,以其直观、...
关键词:生态足迹法 资源枯竭型城市 转型发展 贾汪区 徐州 经济学家 利用程度 定量测量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皖江城市带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被引量: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1期84-87,共4页刘廷廷 刘元志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AH201310378377)
本文在皖江城市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生态足迹需求和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进行比较,通过计算生态压力指数,对皖江城市带目前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得其人均生态足迹是人均生态供给的近1.8倍,表明其存在明显的生态赤字...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 生态足迹 生态压力指数 可持续发展状况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生态适度人口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被引量:3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2期1193-1197,共5页孙中锋 吴晨 周文静 
国家社科基金(11BRK003)
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9个城市进行生态适度人口的分析。计算得出所有城市中马鞍山和铜陵生态赤字水平相比其他几个城市比较高。通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数据,计算出生态适度人口,再运用MAPGIS对数...
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态赤字 适度人口 皖江城市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