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分析

作品数:293被引量:2280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赵先贵曹新向兰叶霞刘建兴李昭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南京农业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基于能值理论的江苏省稻麦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足迹分析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24期193-196,共4页王焱镤 朱利群 
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人文社科基金(SKCX2014001);2014江苏省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410307033y)
在能值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修正的生态足迹模型,利用2012年江苏省的统计资料,分析江苏省稻秸和麦秸的生态足迹盈亏。结果表明,2012年江苏省稻秸与麦秸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为0.095 5和0.054 4 hm2,但人均生态盈余/赤字却表现出较大的...
关键词:秸秆综合利用 生态足迹 能值分析 江苏省 
苏州市吴中区生态赤字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力的研究被引量:1
《天津农业科学》2015年第3期13-19,共7页王艳平 李建龙 梁珂珂 李卉 毛刚 浦惠民 李志刚 秦惠平 徐超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项目(SNG201447));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4]287);APN全球变化项目(ARCP2013-16NMY-L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36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0CB950702);苏州市吴中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项目(2014HB01)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研究了苏州市吴中区人均生态足迹变化,分析了生态赤字的成因,并结合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发展能力指数对可持续发展力进行定量评估,最终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结果表明,2005—2012年间,吴中区存在严...
关键词:苏州市吴中区 城市生态与环境红线 生态足迹分析 生态承载力分析 生态赤字分析 可持续发展力评价 
苏州市吴中区生态承载力分析与生态红利开发对策被引量:4
《天津农业科学》2015年第2期76-83,共8页梁珂珂 李建龙 王艳平 李卉 毛刚 浦惠民 李志刚 秦惠平 徐超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项目(SNG201447));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4]287);APN全球变化项目(ARCP2013-16NMY-L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36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0CB950702);苏州市吴中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项目资助
为了充分开发苏州市吴中区的生态资源充分获得生态红利,以及从生态承载力分析与生态红利开发对策的角度,给苏州市吴中区提供符合现状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以苏州市吴中区2007—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主要依据,对吴中区6年间的生态足迹...
关键词:苏州市吴中区 生态足迹分析 生态承载力分析 生态赤字分析 生态红线划分 生态红利开发 
“稻-鱼”循环农业模式土地资源利用的生态足迹分析被引量:3
《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23期132-134,共3页林孝丽 徐向阳 
"稻-鱼"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有积极的效果。从中国南方稻区的实践来看,这种模式使稻谷和水产品生产的生态足迹下降、生态容量扩大,从而生态盈余相应得到增加。这表明循环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因而缓解...
关键词:循环农业 水稻生产 土地利用 生态足迹 
安徽省生态足迹分析被引量:8
《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第3期277-279,339,共4页许信旺 
安徽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5SK237)。
以安徽省2003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安徽省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2003年人均生态赤字为0.89hm2。这反映出人类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此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状态。
关键词:生态足迹 安徽 生态赤字 区域 生产 依据 生态系统 过度开发 人类 数据 
中国省(市)区生态足迹差异实证分析被引量:20
《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第4期19-24,共6页张颖 王万茂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省(市)区生态足迹的区域差异,为中国土地利用和规划的可持续管理提供启示和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分析了中国省(市)区生态足迹的差异及其空间分布,提出土地持续利用和规划的建议。研究结论中...
关键词:生态足迹分析法 DEF 实证分析 中国 土地可持续利用 SEF 生态承载力 土地资源 生态赤字 
生态足迹分析法及其在持续性规划中应用研究被引量:15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年第2期153-155,共3页王万茂 李俊梅 
分析了可持续发展主要特征,提出规划持续性的方法思路和生态足迹概念,简介了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功能及其实证研究成果,并提出规划持续性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足迹分析法 持续性规划 应用 可持续发展 规划持续性 
规划持续性的生态足迹分析法被引量:3
《国土经济》2001年第6期16-18,共3页王万茂 李俊梅 
关键词:规划持续性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消费总量 人地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