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除磷

作品数:916被引量:4375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彭永臻陈银广王淑莹袁林江孙力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铝盐、铁盐对侧流磷回收及生物除磷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138-146,共9页何黎 南军 祖学卉 刘博涵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生态研究院任南琪科学家工作室基金(HSCJ201702);“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201-012-2)
为研究铝盐、铁盐对厌氧释磷上清液中的磷进行化学回收潜能及对主流系统生物除磷性能造成的影响,设计两组平行运行的SBR反应器,分别以铝盐、铁盐作为侧流除磷药剂,对出水指标、污泥性能和磷回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系统的厌氧最...
关键词:侧流除磷 磷资源回收 化学沉淀 胞内聚磷颗粒 胞外聚合物 
进水氨氮浓度对生物除磷颗粒系统的影响被引量:6
《环境科学》2019年第3期1360-1366,共7页李冬 曹美忠 郭跃洲 梅宁 李帅 张杰 
北京市优秀青年拔尖团队项目(2014000026833TD02)
在SBR反应器中接种成熟的生物除磷颗粒,通过分阶段提高进水中氨氮浓度,研究了进水氨氮浓度对生物除磷颗粒系统的影响,确定系统对进水氨氮负荷的承受能力.结果表明,进水氨氮浓度低于45 mg·L^(-1)时,生物除磷颗粒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TP...
关键词:生物除磷颗粒 氨氮浓度 颗粒粒径 胞外聚合物(EPS) PN/PS 
基于宏基因组学研究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微生物暗物质被引量:3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191-200,共10页杨洋 邢德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0233)
活性污泥和微生物生物膜是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主要菌群存在形式,利用微生物的不同代谢途径可实现水中污染物的转化和降解.微生物群落结构直接影响污染物生物转化速度和末端产物的类型,而全面了解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可为污水生物处理...
关键词:污水生物处理 宏基因组学 宏转录组学 生物脱氮 强化生物除磷 微生物电化学 微生物暗物质 
不同磷浓度下生物除磷颗粒系统的COD需求被引量:6
《环境科学》2018年第7期3247-3253,共7页李冬 曹美忠 郭跃洲 梅宁 李帅 张杰 
北京市青年拔尖团队项目(2014000026833TD02)
本试验采用SBR反应器,接种成熟的生物除磷颗粒,通过分阶段改变进水中总磷(TP)和COD浓度,研究了不同磷浓度条件下COD负荷对生物除磷颗粒系统的影响,得出不同磷浓度下生物除磷颗粒系统具有良好性能所需最低COD浓度.结果表明,进水TP浓度为1...
关键词:生物除磷颗粒 COD浓度 去除率 胞外聚合物 颗粒粒径 PN/PS 
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及环境行为被引量:24
《环境保护科学》2017年第2期35-40,共6页宋悦 魏亮亮 赵庆良 王胜 王琨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1003-002)基金资助
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大多以污泥絮体的形式悬浮在水中。胞外聚合物(EPS)作为污泥絮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聚合结构和化学组成,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描述EPS的环境行为,文章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相...
关键词:胞外聚合物(EPS) 生物降解性 生物除磷 重金属吸附 污泥特性 
生物除磷颗粒污泥对Zn2+的去除特性研究被引量:6
《水处理技术》2017年第2期22-28,共7页李硕 王然登 彭永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8014);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QAK201502)
采用生物除磷颗粒污泥来去除Zn^(2+),考察了Zn^(2+)初始含量、污泥含量、p H、温度、反应时间和共存离子对Zn^(2+)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去除Zn^(2+)的主要官能团。结果表明,生物除磷颗粒污泥对质量浓度100 mg/L...
关键词:生物除磷颗粒污泥 含锌废水 聚磷菌 傅里叶变换 
胞外聚合物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被引量:15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6年第4期515-520,共6页李硕 彭永臻 王然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8014);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QAK201502)
胞外聚合物(EPS)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很多特性都明显影响活性污泥的性能。本文对EPS在颗粒污泥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在重金属及磷去除中、在污泥的絮凝沉降和脱水中以及在膜污染中污水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
关键词:胞外聚合物 颗粒污泥 生物膜 重金属离子 污泥絮凝沉降脱水 生物除磷 膜污染 
温度对生物除磷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5年第4期513-518,共6页王然登 李硕 郭安 彭永臻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2012AA063406)
为考察温度对生物除磷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采用三个实验室小试SBR反应器考察了不同温度下生物除磷系统中颗粒污泥的形成情况、颗粒特性及磷酸盐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在温度条件为8、23和31℃的反应器中,PO43--P的去除率分为99%、98.8%...
关键词:生物除磷 颗粒污泥 温度 EPS 
颗粒/絮体共存的生物除磷系统的特性研究被引量:3
《中国给水排水》2015年第13期4-9,共6页王然登 郭安 李硕 彭永臻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12AA063406);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QAK201203)
以颗粒/絮体共存的SBR生物除磷系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生物除磷污泥的形成过程、颗粒/絮体共存及各自单独存在下的污泥特性和除污性能。在40 min的沉淀时间下,以厌氧/好氧交替方式运行的SBR反应器中有白色颗粒污泥出现,随着运行则系统处...
关键词:生物除磷 颗粒絮体共存污泥 沉降特性 
脉冲SBR工艺短程脱氮的实现及对除磷的强化被引量:2
《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第12期3062-3069,共8页刘文龙 彭轶 苗圆圆 张为堂 马斌 彭永臻 
“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30200206);北京工业大学第12届研究生科技基金(ykj20139274)
采用脉冲进水缺好氧交替工艺(SAOSBR)处理低C/N实际生活污水,考察了短程脱氮对于低碳源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效果的强化作用,并分析了短程脱氮强化生物除磷的机理.结果表明,通过短时的饥饿处理配合缺好氧交替的运行方式实现了系统的短...
关键词:脉冲进水 短程脱氮 生活污水 脉冲进水缺好氧交替工艺(SAOSBR) 生物除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