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层

作品数:979被引量:4418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元动童金南唐鹏王怿戎嘉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地质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物地层格架下湘西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孔隙结构特征
《现代地质》2022年第5期1292-1303,共12页漆洋 吕春研 王宇慧 唐书恒 郗兆栋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盆地及周缘页岩气富集规律与重点目标评价”(2017ZX05035)。
为探究生物地层格架下五峰组—龙马溪组孔隙结构特征,在笔石带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将SY-3井五峰组—龙马溪组划分为LM5—LM7、WF4—LM4、WF2—WF3三个笔石带,并基于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实验、高压压汞实验等技...
关键词:生物地层 五峰组—龙马溪组 孔隙结构 低温氮气吸附实验 高压压汞实验 
华北平原晚更新世以来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气候地层被引量:7
《现代地质》2009年第1期64-74,共11页张静 徐建明 刘海坤 李政红 杨振京 毕志伟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00312300002)
前人对华北平原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虽有较多的研究,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其所采的样品均过稀(一般为1个样品/2 m),所以,其地层界线的划分不够精细,争论也很大。对华北平原的HG1孔和HN1孔进行了加密采样(HG1孔1个样品/0.20 m,HN1孔1个样品/0...
关键词:华北平原 晚更新世 岩石地层 生物地层 气候地层 地层层系 
从生物地层学到大地构造学——以华南奥陶系和志留系为例被引量:34
《现代地质》1999年第4期385-389,共5页陈旭 戎嘉余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开放实验室课题!(项目号 :973 10 1)资助
生物地层学是地层学中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个分支学科。通过多年来对华南扬子区、江南过渡带到珠江区奥陶纪和志留纪生物地层学的研究 ,不但完善了地层的精确对比 ,而且结合岩相、生物相的研究 ,还对广西运动的始末提供了准确的...
关键词:生物地层学 大地构造学 奥陶系 志留系 
华北地台晚寒武世长山期三叶虫生物地层序列被引量:2
《现代地质》1999年第2期247-248,共2页张梅生 
根据辽宁大连、本溪,河北唐山,山东中部,江苏徐州及吉林白山等地区13条剖面系统研究,提出华北地台晚寒武世长山期三叶虫生物地层序列,自下而上可划分为6个三叶虫组合带和2个亚带:(1)ProchuangiaParaco...
关键词:华北地台 晚寒武世 长山期 三叶虫 生物地层序列 
从生物地层学到大地构造学——以华南奥陶系和志留系为例被引量:13
《现代地质》1999年第2期201-201,共1页陈旭 戎嘉余 
奥陶纪生物带,特别是笔石带的精确对比主要是在华南展开的。这一研究结果使得奥陶纪,主要是早、中奥陶世,接近大西洋笔石动物群的扬子区和具典型太平洋笔石动物群的珠江区的各个笔石带精确地对比起来。如果把这两个地区的岩相也考虑...
关键词:生物地层 大地构造学 奥陶系 志留系 华南地区 
中国前寒武纪生物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4
《现代地质》1999年第2期206-206,共1页朱士兴 
从当前的资料来看,生命自从在太古宙早期(约3500~3800Ma)完成从非细胞到细胞形式的突破而出现最早的原核生物以来,以后的许多早期重大生命演化事件,如真核生物(单细胞型)的出现,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有性生殖、多细...
关键词:地层 生物地层学 前寒武纪 中国 
中国新元古代疑源类生物地层及其国际对比被引量:1
《现代地质》1999年第2期227-228,共2页尹崇玉 
新元古代是地球演化史中一个非常重要而独特的时期,期间经历了古大陆聚合离散、古气候变迁及重大生命演化事件。长期以来,国内外地质界一直努力建立一个可靠的该时期全球性地层对比框架。近年来,作者在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对中国新...
关键词:地层 生物地层 疑源类 国际对比 中国 新元古代 
论新元古代生物地层学与后生动物起源被引量:3
《现代地质》1999年第2期229-230,共2页牛绍武 
在《论我国新元古地层柱》一文中,作者将中国新元古代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青白口系(群)、淮南系(群)和震旦系。按这一地层层序所提供的自然时间顺序,讨论新元古代生物地层学特征具有可靠的基础。现就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新元古代...
关键词:新元古代 生物地层 后生动物起源 地层 
华南寒武纪牙形石生物地层被引量:3
《现代地质》1999年第2期244-245,共2页董熙平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认为寒武纪副牙形石均为时限较长的分子,不能用于进行详细的地层划分和对比。得出这种认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地质条件;其二是研究程度。安太庠充分利用中国华北和东北南部有利的地质条件,基于辽宁、河北、...
关键词:牙形石 生物地层 寒武纪 华南地区 
滇西保山地区岩关(杜内)阶至大塘(维宪)阶界线
《现代地质》1994年第4期421-429,共9页姜建军 
自然科学基金
依据保山地区岩关晚期地层至大塘早期地层连续发育,化石丰富及动物群既具酉欧区系分子,又具北美区系分子等特征,提出这一地区是我国岩关阶至大塘阶界线层型理想地区,易于与西欧和北美地层对比。
关键词:岩关阶 大塘阶 生物地层 界线 滇西 石炭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