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层学

作品数:322被引量:1588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元动冯庆来陈旭王思恩王志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地质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滇东北会泽蜂子箐剖面寒武系纽芬兰统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被引量:4
《地质科技情报》2019年第5期115-125,共11页易雨昊 李先昀 冯庆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30101)
滇东及滇东北地区前寒武纪-寒武纪地层连续、出露良好,是全球重要的前寒武系-寒武系研究区域之一。区内发育众多典型剖面,包括滇东晋宁梅树村剖面、滇东北肖滩剖面以及会泽地区老林剖面和朱家箐剖面等。尽管这些剖面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已...
关键词:小壳化石 锆石U-Pb年龄 纽芬兰统 朱家箐组 云南 
南盘江盆地北部二叠纪末放射虫动物群与古水深被引量:1
《地球科学》2018年第11期3901-3909,共9页王瀚 肖异凡 张宁 蒋杨 孙曦 何卫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772016;41372030;KZ13W3008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CUGQYZX1706)
古-中生代之交,不同古地理背景中生物灭绝的表现不同.有关放射虫动物群研究,一方面,提供古地理背景等重要信息;另一方面,为生物多样性演变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盆地相放射虫的研究对揭示不同沉积相生物灭绝和古环境演...
关键词:放射虫 古水深 二叠纪末 贵州南部 生物地层学 
陕西渭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叶肢介化石及其地层对比被引量:4
《地球科学》2018年第11期3910-3921,共12页楚道亮 缪雪 吴玉样 郭文伟 舒文超 童金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530104,41702015);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No.173104).
陆相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划分与对比对全面认识该时期全球性重大生物与环境突变事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国际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选择陕西渭北为重点研究区域,通过对该地区石川河剖面和后周公庙剖面的叶肢介化石进行系统...
关键词:二叠纪-三叠纪之交 叶肢介化石 地层对比 陕西渭北 生物地层学 
贵州海相拉丁阶-卡尼阶界线研究展望被引量:1
《地球科学》2018年第11期3947-3954,共8页江海水 陈龑 刘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830320);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No.2015FY310100-1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DD20160120-04)
全球海相拉丁阶-卡尼阶界线(Ladinian-Carnian Boundary,LCB)层型已经确定意大利的Prati Di Stuores/Stuores Wiesen剖面,菊石Daxatina canadensis(Whiteaves)的首现位置标志着卡尼阶的底界.该界线通常被认为与牙形石Quadralella polygn...
关键词:牙形石 菊石 磁性地层 贵州贞丰 生物地层学 
西南地区晚三叠世卡尼期牙形石研究进展被引量:4
《地球科学》2018年第11期3955-3975,共21页张再天 孙亚东 赖旭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830320;41602026;415720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6YFA0601100);"111"引智计划项目(No.B08030)
我国西南地区海相中-上三叠统沉积记录良好,但晚三叠世卡尼期牙形石生物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较为薄弱.通过对云南省罗平县和贵州省贞丰县、关岭县等地4条剖面的杨柳井组、竹杆坡组以及瓦窑组进行高精度的牙形石采样,以及牙形石生物地层...
关键词:牙形石 晚三叠世卡尼期 生物地层学 地层对比 西南地区 地层学 
寒武纪早期海洋阶段性氧化驱动早期后生动物多样化进程被引量:8
《地球科学》2018年第11期3873-3890,共18页赵相宽 史晓颖 王新强 汤冬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672336)
伊迪卡拉-寒武纪过渡期是地球历史上海洋环境与生命演化变革的关键时期之一.有研究认为海洋氧化可能是驱动早寒武世动物快速多样化的主要原因,但有关海洋氧化及硫化水体演变过程和发生时间的认识仍有分歧.运用ICP-MS、FESEM、EDS和XRD...
关键词:草莓状黄铁矿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 海水Mo-U通量 牛蹄塘组 扬子地台 生物地层学 
湖北宜昌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小壳化石被引量:9
《微体古生物学报》2018年第1期30-40,共11页潘时妹 冯庆来 常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30101)资助~~
小壳化石在寒武纪早期地层时代划分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寒武系纽芬兰统的区域和洲际对比以及第二阶全球界线层型的确定方面,它们是重要的生物地层对比化石。湖北省宜昌滚子坳剖面寒武系纽芬兰统岩家河组含大量的小壳化石,根据小壳化...
关键词:小壳化石 分类学 生物地层学 纽芬兰统 岩家河组 宜昌 湖北 
新疆额敏东部志留纪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1
《地层学杂志》2013年第4期607-609,共3页纵瑞文 韩非 龚一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290260;41072252);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0145110012);新疆1/25万<铁厂沟镇幅>(L45C002001);<克拉玛依市幅>(L45C003001)区调修测(1212011120502)联合资助
西准噶尔地区的志留系主要分布在沙尔布尔提山、玛依拉山、唐巴勒、塔城北部以及喀拉也木勒乡东南部一带(图1A),其中以沙尔布尔提山的出露最好、研究程度也很高,是我国北方志留系典型剖面之一。位于沙尔布尔提山西部的谢米斯台山至...
关键词:生物地层学 层孔虫 珊瑚 沙尔布尔组 文洛克世 志留纪 额敏 西准噶尔 
云南香格里拉上三叠统沉积混杂岩中的晚古生代和中三叠世放射虫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8
《微体古生物学报》2012年第3期253-269,共17页谢力 杨文强 刘桂春 冯庆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2202);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共同资助
香格里拉地区位于义敦弧后盆地与中咱地块的过渡带,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上三叠统哈工组、图姆沟组。其中,哈工组发育大量的沉积混杂岩。笔者从硅质混杂岩块中分离出保存完好的放射虫化石。这些放射虫化石分异度较高,主要有内射虫目、泡沫...
关键词:放射虫 沉积混杂岩 生物地层学 晚古生代 中三叠世 甘孜理塘构造带 香格里拉 云南 
华南乐平统放射虫生物地层学研究进展被引量:6
《古生物学报》2009年第3期465-473,共9页冯庆来 吴俊 张磊 张宁 顾松竹 何卫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39903;40621002);111项目(B08030)联合资助
以Albaillella分子的地层分布为基础,华南地区晚二叠世地层中已经建立5个放射虫化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Albaillella cavitata带、Albaillella levis带、Albaillella excelsa带、Albaillella triangularis带和Albail-lella yaoi带。Albai...
关键词:放射虫带 牙形石带 生物地层学 上二叠统 华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