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作品数:116被引量:26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启彬刘丹沈东升欧阳峰蒋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编辑部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浙江林业科技》《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广东农业科学》《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杨国栋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重金属固定和释放规律实验研究被引量:7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9期1466-1468,1472,共4页蒋建国 张群芳 邓舟 杨国栋 
通过实验柱模拟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完全厌氧状态与氧气入侵状态,用以研究填埋场完全厌氧稳定化过程及氧气介入的情况下重金属的固定与释放规律。结果表明:Cd、Mn、Ni、Pb和Zn,在厌氧降解完全结束时其滞留率分别达到70.2%、83.9%、90.6%...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重金属 固定 释放 氧化 
渗滤液回灌加速填埋场稳定化中试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给水排水》2006年第10期116-116,共1页杨国栋 蒋建国 
通过对4个单柱规模为30m^3的垃圾填充柱进行为期2年的渗滤液回灌中试,研究厌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技术应用于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加速填埋场稳定化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因素,以及兼氧原位脱氮的可行性.提出了稳定化进程的定量评价方法和...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渗滤液回灌 稳定化进程 模拟评价 脱氮 
渗滤液回灌负荷对填埋场垃圾产气效能的影响被引量:11
《环境科学》2006年第10期2129-2134,共6页杨国栋 蒋建国 黄云峰 黄中林 冯向明 周胜勇 邓舟 
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以4座有效垃圾量均为30t的模拟厌氧生物反应器填埋柱(R1~R4),每周分别回灌1.6,0.8,0.2m0的渗滤液和0,1m^3清水,对比分析渗滤液回灌负荷对垃圾产气效能及稳定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灌比例最大(5.3%)的实验柱R1在回灌...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渗滤液循环 回灌负荷 城市垃圾 稳定化 填埋气体 
渗滤液回灌量对其特性及填埋场稳定化的影响被引量:25
《环境科学》2006年第1期184-188,共5页邓舟 蒋建国 杨国栋 黄中林 冯向明 周胜勇 
2002深圳科技局项目
采用4座规模为42m3的模拟实验柱,1号、2号和3号实验柱每周分别回灌填埋垃圾量5.3%,2.7%和0.67%的渗滤液,4号实验柱每周回灌填埋垃圾量0.33%的清水作为控制柱进行对比研究回灌量对渗滤液特性和填埋场稳定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5.3%的渗...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渗滤液 回灌 填埋场稳定化 生活垃圾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技术发展现状及研究前景被引量:9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年第2期122-126,共5页蒋建国 邓舟 杨国栋 冯向明 黄中林 
深圳市2002年三项科技经费资助项目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填埋方式,通过回灌渗滤液等控制手段,改善填埋场内部微生化环境,加速填埋场稳定化进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关键在于渗滤液收集系统、防渗系统、气体收集系统和渗滤液回灌系统。一些运行...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技术发展现状 研究前景 填埋场稳定化 垃圾处理方式 收集系统 渗滤液回灌 填埋方式 控制手段 生化环境 防渗系统 填埋气体 垃圾降解 操作方式 不确定性 结构特性 效益分析 还原环境 渗层性能 监测手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