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古地理

作品数:39被引量:19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鸿祯何心一姜宝玉王月沈树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层学杂志》《地质与资源》《地学前缘》《自然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珊瑚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再论扬子区中、晚奥陶世和志留纪兰多维列世四射珊瑚的源区及对一些珊瑚属的讨论被引量:2
《古生物学报》2011年第1期13-31,共19页何心一 唐兰 
科技部"岩石和化石标本整理整合共享试点"2008项目资助
扬子区中、晚奥陶世和兰多维列世四射珊瑚产出丰富,尤以卡拉道克期(Caradoc)—兰多维列世(Lland-overy)最为繁盛。文中修正厘定的四射珊瑚共113属[包括中奥陶世2属,晚奥陶世25属,兰多维列世86属]。其中有39个属(包括何心一、陈建强,200...
关键词:四射珊瑚 中、晚奥陶世 兰多维列世 扬子区 源区 生物古地理 
扬子区奥陶纪、志留纪四射珊瑚分类、生物地层与生物古地理新认识被引量:8
《地学前缘》2006年第6期145-152,共8页何心一 陈建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G2000077700)
对扬子区中奥陶世至晚志留世四射珊瑚已发表的属种进行全面清理和厘定。现统计扬子区中奥陶世至晚志留世四射珊瑚约有117个属,其中以晚奥陶世和早志留世珊瑚属数最多。117个属中至少有30个属最早出现在扬子区中、晚奥陶世和早志留世地...
关键词:四射珊瑚 扬子区 奥陶纪 志留纪 生物地层学 生物古地理学分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专著
《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第2期226-226,共1页
本书介绍近年来在贵州省丹寨县兴仁区南皋乡九门冲、平寨和岩英,台江县革东镇八郎、屯州和川硐等地早寒武世晚期至中寒武世早期凯里组(距今约5.12~5.13亿年)三叶虫动物群的新发现,根据大量保存完好的标本。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研究专著 《中国西藏与邻区晚古生代皱纹珊瑚及其生物古地理》 古特提斯浅海相 斜坡相 冈瓦纳相 
扬子区奥陶纪和志留纪四射珊瑚的起源、扩散及生物古地理关系被引量:6
《现代地质》1998年第2期151-159,共9页何心一 陈建强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提出扬子区是奥陶纪、志留纪四射珊瑚的起源中心。早古生代扬子区最早出现的四射珊瑚约有30属,包括穿孔珊瑚类Calostylis,Yohophylum,扭心珊瑚类Briantelasma,Tunguselasma,包珊...
关键词:四射珊瑚 起源中心 奥陶纪 志留记 生物古地理 
滇西保山地区何元寨组上部四射珊瑚动物群的古生态和古地理意义被引量:6
《现代地质》1997年第2期137-144,T002,共9页王训练 徐力 
详细的古生态研究表明滇西保山地区何元寨组上部(泥盆系)四射珊瑚生活于温带气候条件下的与深海盆地毗邻的碳酸盐台地边缘高能浅水环境中,死后经过短距离搬运,迅速埋藏于大陆斜坡中部的静水环境中。保山地区与扬子地区中、晚泥盆世...
关键词:泥盆系 四射珊瑚 古生态 生物古地理 动物群 
中国北部志留—泥盆纪床板珊瑚形珊瑚及其生物古地理
《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集刊》1992年第1期23-32,共10页池永一 
关键词:床板珊瑚形 珊瑚 生物古地理 中国 
中国及邻区石炭纪构造古地理及生物古地理被引量:4
《现代地质》1989年第2期137-154,共18页王鸿祯 郑闾靭 王训练 
本文包括3部分:(1)扼要回顾了中国及邻区晚海西阶段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构造古地理特征。根据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地壳发展阶段论的观点,把中国及邻区晚海西阶段的大地构造单元分为4个构造域,10个亚构造域。(2)论述中国和世界石炭纪生物古地...
关键词:中国及邻区 石炭纪 构造古地理 生物古地理 四射珊瑚 腕足动物 沉积矿产 构造域 生物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