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起源

作品数:91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一良赵南生王先彬周俊周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香港大学北京天文馆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小行星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巧探小行星
《十万个为什么(探索版)》2023年第S01期10-11,共2页
小行星被称为太阳系的“原始化石”,它们保存着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成分,对人类了解太阳系有着重大意义。当前,国际上与小行星相关的热点科学问题包括:小行星形成机理与轨道动力学演化、小行星有机成分与地球生命起源、太阳系成因和起...
关键词:动力学演化 小行星 太阳系 有机成分 形成机理 地球生命起源 重大意义 
隼鸟2号第二次成功降落在小行星上
《天文爱好者》2019年第8期14-14,共1页步天阁 
隼鸟2号(Hayabusa2)探测器是日本航天局在2014年12月3日发射的去小行星“龙宫(Ryugu)”取样返回探测器,主要目标为揭示太阳系的早期历史,分析类似“龙宫”这种富含碳的小行星与地球生命起源的关系。
关键词:小行星 地球生命起源  探测器 航天局 太阳系 龙宫 
“龙宫小行星”或将揭晓太阳系起源之谜
《科学24小时》2018年第10期35-35,共1页
最近,日本“隼鸟2号”太空探测器拍摄到一颗钻石状小行星——“龙宫小行星”,距离地球280万千米.研究人员表示,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里,“隼鸟2号”将尝试3次短暂的接触着落,收集土壤和岩石分量样本,将有望揭晓太阳系诞生和地球生命起...
关键词:太阳系起源 小行星 龙宫 地球生命起源 太空探测器 研究人员 
日本公开展示“隼鸟-2”小行星探测器
《装备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112-112,共1页王明月 
据日本ajw.asahi网站2014年9月1日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8月31日公开展示了一个新型小行星探测器。该探测器计划于2014年内发射升空,并于2018年着陆小行星。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小行星进行探测,以寻找地球生命起源的线索...
关键词:小行星探测器 日本 地球生命起源  研究开发机构 返回 航空 升空 
美国计划2020年“亲吻”小行星
《太空探索》2011年第9期42-45,共4页尹怀勤 
5月25日,美国航宇局宣布,将在2016年启动耗资10多亿美元的名为OSIRIS-REx的太空探测计划,发射一艘机器人飞船,并在4年以后抵达一颗被称为1999RQ36的近地小行星,收集星面尘埃,然后于2023年返回地球。科学家届时将对样本物质进行仔细分析...
关键词:美国航宇局 近地小行星 地球生命起源 探测计划 机器人 科学家 太空 飞船 
地球生命或源自太空
《科学大观园》2011年第10期72-72,共1页林宇文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宇航中心科学家不久前于小行星的陨石样本中发现了氨基酸异缬氨酸,且其在富碳样本中绝大多数以左旋形态存在。鉴于氨基酸对生物体的重要性和地球上的"左型氨基酸之谜",该研究小组认为极可能是小行星岩石...
关键词:地球生命起源 太空 美国航空航天局 氨基酸 基本单位 分子结构 小行星 科学家 
地球生命或源自太空
《科学大观园》2011年第6期70-70,共1页扬扬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宇航中心科学家日前于小行星的陨石样本中发现了氨基酸异缬氨酸,且其在富碳样本中绝大多数以左旋形态存在。鉴于氨基酸对生物体的重要性和地球上的“左型氨基酸之谜”,该研究小组认为极可能是小行星岩石...
关键词:地球生命起源 太空 美国航空航天局 氨基酸 小行星 生物体 缬氨酸 科学家 
火星生命再探索
《百科知识》1996年第7期16-17,共2页赵南生 
红色的火星穿行于众星之间,用望远镜观测,可以看到它的表面颜色呈现与地球季节交替相似的变化,这是因为火星自转轴与轨道面的夹角(23°59′)几乎与地球相应夹角(23°27′)相等。火星自转一周需时与地球相近(只多27分22.6秒),所以有近乎...
关键词:再探索 火星表面 地球生命起源 极端环境 生命的起源 探测器 地外生命 小行星撞击 化学成分 昼夜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