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资源

作品数:44被引量:6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宪钧牛为民魏美乐夏广济张树明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省三门峡市农业局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吉首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京农业(下旬刊)》《水产养殖》《湖南农业》《重庆水产》更多>>
相关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重庆水产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大鲵人工繁殖中几个技术问题的初步探讨
《重庆水产》2009年第3期22-24,共3页薛治泉 
大鲵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西南的深山密林的溪河间。近年来,由于人为的捕杀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野生大鲵资源日趋减少,属频危动物,故被国家列为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我们从2004年开始对大鲵的人工繁...
关键词: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资源 自然生态环境 两栖动物 野生动物 溪河 捕杀 
重庆市大鲵驯养繁殖走向
《重庆水产》2007年第4期44-47,共4页肖遥 
大鲵(娃娃鱼)属脊索动物门两柄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但近年来我国的大鲵资源却面临不断衰退得局面,如何更加有力和有效地保护大鲵资源是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大鲵资源 驯养繁殖 重庆市 科学研究价值 水生生物资源 脊索动物门 经济价值 养护工作 
重庆市大鲵资源的保护增殖与合理利用被引量:1
《重庆水产》2004年第1期36-36,40,共2页肖遥 
中国大鲵(Megalobatachusbavidianus)是现存两栖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因其叫声似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大鲵是由鱼类演变到陆生爬行类的过渡性动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是著名...
关键词:重庆 大鲵资源 保护增殖 合理利用 分布 研究进展 保护区 人工驯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