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河下游

作品数:139被引量:1008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郭春秀刘虎俊王理德马全林赵鹏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石羊河下游不同衰退程度多枝柽柳灌丛水分利用格局研究被引量:10
《生态学报》2022年第17期7187-7197,共11页赵鹏 徐先英 姜生秀 徐高兴 柴成武 张逸君 马玉莲 戚福俊 高德才 张国平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社会发展领域项目(21ZD4FA010);中国科学院沙漠化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KLDD-2020-017);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0JR5RA091,20YF3FA008)。
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灌丛是石羊河下游防风固沙林的重要组成,对绿洲免受风沙灾害侵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区域水文环境的恶化,多枝柽柳灌丛大面积退化死亡,亟需人工恢复,但其季节水分来源尚不清楚。为此,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
关键词:多枝柽柳灌丛 土壤水 降水 地下水 水分来源 稳定氢氧同位素 
人工输水对石羊河下游青土湖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6
《生态学报》2017年第18期5951-5960,共10页石万里 刘淑娟 刘世增 袁宏波 马剑平 刘虎俊 安富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134;31260129);甘肃农业大学盛彤笙科技创新基金(GSAU-STS-1528)
通过对石羊河下游青土湖人工输水后水面形成区环境要素变化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水面形成对区域地下水位、植被、大气温湿度、风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于输水方式、输水时间集中等因素影响,区域水面形成快速;且每个输水周期完成6个月...
关键词:人工输水 生态影响 环境要素 青土湖 石羊河下游 
石羊河下游退耕地土壤微生物变化及土壤酶活性被引量:54
《生态学报》2016年第15期4769-4779,共11页王理德 姚拓 王方琳 魏林源 郭春秀 吴春荣 李发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61049,31360584,31160264)
采用时空替代法,对石羊河下游不同年限(1,2,3,4,5,8,15,24、31 a)退耕地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生物量(碳、氮和磷)及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变化及三者的相关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退耕...
关键词:石羊河下游 退耕地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干旱荒漠白刺灌丛植被演替过程土壤种子库变化特征被引量:43
《生态学报》2015年第7期2285-2294,共10页马全林 卢琦 魏林源 靳虎甲 
国家973项目(2012CB723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61030;3127075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10490474;2012T5016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6B0203)
土壤种子库是反映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的指示器,也是荒漠植被更新与恢复的基础。典型荒漠白刺灌丛植被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绿洲边缘地带,对保护绿洲免受风沙危害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对干旱荒漠白刺灌丛植被土壤种子库仍未见研究报道。...
关键词:石羊河下游 白刺灌丛植被 灌丛沙堆 土壤种子库 相似性 
石羊河下游白刺灌丛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及数量特征被引量:22
《生态学报》2013年第7期2248-2259,共12页靳虎甲 马全林 何明珠 贾晓红 刘有军 张有佳 李发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6103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7232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0490474;2012T50162);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010RJZA141);甘肃省科技支撑(1104FKCA128)
白刺灌丛(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是在石羊河下游存活面积最大的天然植被类型,研究不同演替阶段白刺灌丛群落的结构和数量特征可为该区白刺群落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白刺灌丛生长及其生境状况,在石羊河下游选择了初期发育...
关键词:民勤 白刺 灌丛演替 群落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