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踪研究

作品数:418被引量:2401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季荣张信宝王志芬陈建生王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核农学通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脱毒甘薯生理特性的示踪研究
《核农学通报》1997年第6期26-27,共2页王志芬 陈学留 余美炎 范仲学 张风云 徐庆玉 
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对脱毒甘薯的某些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毒甘薯纤维根的代谢强度及整个不定根的32P矿质分配比例高于对照,其CO2同化速率也显著高于对照。
关键词:脱毒甘薯 生理特性 示踪 磷-32 碳-14 
低丰度富集^(15)N示踪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核农学通报》1996年第4期173-177,共5页王正芳 
本文介绍了低丰度富集^(15)N 示踪研究中质量分析相对误差的控制办法,一般示踪试验中标记肥料合适丰度值的确定方法,以及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15N示踪 低丰度 质量分析 标记肥料 
冬小麦生长发育中心变化规律的^(32)P示踪研究
《核农学通报》1995年第5期227-230,214,共5页王志芬 陈学留 余美炎 王同燕 王奎波 任凤山 徐兵 
省自然科学基金
以鲁麦14为材料,于池栽条件下利用^(32)P示踪技术研究了冬小麦生长发育中心的变化。各器官干重(g/m^2)累积变化表明,植株的生长中心,拔节前为叶片,从拔节到开花末期转为茎,开花后到成熟则为穗。^(32)P分配比率的变化表明,物质分配中心...
关键词:冬小麦 生长中心 分配中心 代谢中心 
^(32)P和^(14)C示踪研究冬小麦拔节水肥的效应
《核农学通报》1995年第2期76-79,共4页张起刚 陈秀生 
河北省科委资助项目
应用^(32)P和^(14)C进行的示踪试验表明,早灌拔节水对小麦株高、单株穗数、分蘖成穗率、茎秆基部节间长度以及上部功能叶的叶面积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使养分从主茎流向分蘖的数量增多,田间群体增大,单位面积穗数显著增加。但是,早灌拔...
关键词:冬小麦 拔节期 水肥效应 
利用^(32)P示踪研究春小麦根系吸收活力的变化规律被引量:3
《核农学通报》1993年第4期177-179,共3页王志芬 陈学留 任凤山 
利用^(32)P 土壤注射法研究春小麦不同生育期根系吸收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春小麦根系吸收活力的高峰是在孕穗期。不同时期根系吸收活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孕穗期>抽穗期>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黄熟期。其变化趋势符合回归方程:y=97...
关键词:小麦 根系 磷32 
利用^(14)C 和^(32)P 示踪研究流胶对大樱桃树体生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核农学通报》1991年第6期285-288,共4页王志芬 刘益同 孙尚仁 
盆栽条件下,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流胶对4龄烟台大樱桃树体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流胶打乱了树体叶片^(14)C 光合产物的正常运输分配,抑制了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了根系活力,削弱了树体对水分和^(32)P 等矿质养分的吸收利...
关键词:樱桃树 生理功能 碳14 磷32 
再生稻叶片同化物质流的示踪研究
《核农学通报》1991年第4期172-175,共4页张浩 龚荐 罗时石 
用^(14)C 示踪法研究再生稻叶片同化物质流,结果表明:头季稻灌浆与成熟期功能叶的同化产物向再生芽、根部运输逐渐增多;贮存在再生稻体内的同化产物,有80%—90%用于再生稻生长;再生稻叶片同化产物,有90%供应给自身再生稻生长,不同节位...
关键词:水稻 再生稻 叶片 同化物 示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