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质

作品数:673被引量:2310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周金龙李亚松费宇红张兆吉李晓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矿产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文学及水资源重点学科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治淮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新乡市地下水质量变化趋势分析与研究
《治淮》2020年第10期12-13,共2页王宇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保障国家水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河长制、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
关键词:空间均衡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地下水质量 治水思路 战略部署 水利改革发展 系统治理 
河南省淮河流域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
《治淮》2016年第1期75-76,共2页陈莉 
一、区域概况河南省淮河流域地下水主要有平原区土壤孔隙水、山丘区基岩断裂构造裂隙水和灰岩裂隙溶洞水三种类型,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是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主体。黄淮平原为古黄河和古淮水系堆积区,土壤厚度在10~60m,地下水埋深一般在2...
关键词:水质量监测 淮河流域 河南省 构造裂隙水 地下水资源 评价 土壤厚度 浅层地下水 
地表水污染对地下水质影响试验研究
《治淮》2011年第12期90-91,共2页付铭韬 臧红霞 
为探索地表水污染对地下水质的影响程度,本研究选取平原区污染严重的河流——古宋河河段作为试验区域,布设河流观测断面和观测井,进行地下水位、水质及地表水质监测,渗透系数实验等,分析污染物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探索河流污染对地下水质...
关键词:河流 污染 地下水质 影响 
淮河流域淮北典型地区地下水质量调查分析被引量:1
《治淮》2009年第12期13-14,共2页水艳 张炎斋 
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根据《淮河水资源公报(2007年)》,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410.78×10^8m3,较2006年增长了20.2%。淮河流域中,淮河以北地区的地下水开发力度较大,在生活饮用、农田灌溉、工业生产等诸多方面均发挥了重要...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量 淮河流域 质量调查 典型地区 淮北 地下水开采量 工业生产 水资源需求 
蚌埠市主城区地下水质量现状及防治对策浅析
《治淮》2008年第10期9-9,共1页杜鹏程 
从2007年开始,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陆续对蚌埠市主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姜桥物流园区及生态廊道和龙子湖西岸地区进行了开发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评报告书过程中,蚌埠市环境监测站对主城区12个采...
关键词:地下水质量 蚌埠市 主城区 质量现状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经济技术开发区 环境监测站 
浅析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应用被引量:3
《治淮》2008年第5期12-14,共3页李文智 王勇 
一、地下水动态变化原因 地下水动态是指在自然和人为因素条件下,其水位、水量、流量、水温、化学及气体成分含量等随时间改变而发生的变化。该变化主要反映在地下水质与量的变化。因此,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与规律,必须查明影响...
关键词:动态变化特征 地下水动态 应用 人为因素 气体成分 地下水质 水文气象 地质地貌 
山东省淮河流域地下水质量状况评价与分析
《治淮》2007年第6期12-14,共3页刘洪林 王立萍 李辉 
山东省淮河流域由湖东、湖西、中运河、沂沭河和日赣等5个水资源三级区组成,总面积4.98万km^2。随着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地表水水资源短缺和污染日益严重,地下水已经成为山东省淮河流域主要的供水水源。山东省淮河流域地下水水质调...
关键词:地下水质量 淮河流域 状况评价 山东省 水资源短缺 社会经济发展 地下水水质 浅层地下水 
徐州市地下水质状况评价及污染趋势分析被引量:1
《治淮》2004年第4期22-24,共3页李玉前 
关键词:徐州市 水质污染 水资源 水环境 地下水资源 
徐州地区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
《治淮》1997年第9期21-22,共2页汪信梅 
一、概述 水资源是大气降雨循环再生的动态资源,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相互转化,不可分割。水资源保护的对象,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统一体。我们以江苏省徐州地区的地下水,作为流域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研究的首次尝试。
关键词:地下水 水质综合评价 水资源 徐州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