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电阻率

作品数:1469被引量:5527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薛国强汤井田柳建新严良俊底青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何继善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CSAMT全区电阻率法数值模拟及应用探讨被引量:25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年第5期1855-1860,共6页佟铁钢 刘春明 何继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基金(41008301-3890-160)资助
常规的可控源电磁法理论在计算视电阻率公式上,多半采用其电磁场的渐近特征,难以直接反映全区视电阻率的值,及直观地显现地下介质的地质构造.文中采用水平偶极子激发的电磁场,提出了电场的全区精确表达式,直接计算出大地电阻率.利用汉...
关键词:CSAMT 全区视电阻率法 汉克尔数值滤波 逆样条算法 数值模拟 
近区组合波频域电磁测深视电阻率分析
《物探与化探》1996年第3期223-227,共5页苏发 何继善 
国家博士科研基金;博士后科研基金
双频组合波电磁测深视电阻率是利用双频电磁波进行地电探测的一种新方法。本文通过对各种典型地电模型视电阻率曲线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该视电阻率是进行近区频域电磁测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是电磁响应的单值函数,能客观反映地电...
关键词:视电阻率 频域电磁测深 组合波 
组合波近区频域电磁测深研究被引量:5
《中国科学(E辑)》1996年第3期240-246,共7页苏发 何继善 
国家博士科研基金;博士后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从场的传播理论、分布特征及目前频域电磁测深理论的分析入手,找出了近区难以进行频域电磁测深的物理机制.在近区场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组合波理论,提出了一种在近区进行双频组合波频域电磁测深的方案,给出了场的提取方法和视电阻率...
关键词:双频组合波 频域电磁测深 视电阻率 电磁法 
源近区频域电磁测深视电阻率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被引量:2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6年第1期6-10,共5页苏发 汤井田 何继善 温佩琳 
国家教委博士基金
在对近区场积分表达式中各积分因子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解决近区场含两个Bessel函数奇异积分的分段Simpson积分法,较好地处理了近区视电阻率的数值计算问题。
关键词:视电阻率 频域电磁测深 数值计算 
近区组合波频域电磁测深视电阻率的一种改进形式被引量:2
《物探与化探》1995年第6期456-461,共6页苏发 何继善 
本文在对近区场分布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双频组合波理论,同时考虑到实际勘测中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对近区频域电磁测深视电阻率的改进方案,并给出了视电阻率的一种定义式。为近区频域电磁测深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电磁测深 视电阻率 组合波 频域电磁测深 
水平载流线圈中心点组合波频域电磁测深视电阻率定义
《物探与化探》1995年第5期379-384,共6页苏发 何继善 
由于近区场的复杂性及目前频域电磁测深方法的局限性,近区频域电磁测深多年来一直是地球物理领域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在近区场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人组合波理论,提出了一种能适于近区频域电磁测深的视电阻率的定义式。该视电阻...
关键词:视电阻率 频域电磁测控 电磁测深 载流线圈 
电磁测深中视电阻率假异常现象分析被引量:7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5年第4期14-16,共3页苏发 汤井田 何继善 温佩琳 
国家教委博士基金
通过电磁场在导电介质中的性质及三层K型断面与二层D型断面视电阻率曲线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假异常现象产生的物理机制,为正确识别真假异常及地电断面的解释作了有意义的工作。
关键词:视电阻率 假异常 测深曲线 电磁感应 
多频测深初探被引量:4
《物探与化探》1994年第2期131-135,共5页苏发 何继善 温佩琳 
在频率域测深的基础上,提出了多频测深方法,实现一机多频同时观测的目的,以提高观测速度。本文讨论了多频观测方法的理论依据及工作特点,并提示实现这种观测的方案。
关键词:多频测深 频率域 视电阻率 测深法 
水平电偶源频率测深中全区视电阻率定义的新方法被引量:63
《地球物理学报》1994年第4期543-552,共10页汤井田 何继善 
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从电磁场的统一性出发,分析了水平电偶源频率测深中等效电阻率的算法原理和具体定义.分析表明,等效电阻率可明显地改善波区视电阻率在非波区场的畸变,较为形象、直观地反映出地电断面的电性变化.数值计算、三维模型计算和实际数据...
关键词:等效电阻率 测深 视电阻率 电磁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