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影响

作品数:416被引量:2892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余斌江洪陆汉城闫述李琳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气象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2008年“7.22”襄樊特大暴雨的天气学机理分析及地形的影响被引量:53
《气象学报》2011年第6期945-955,共11页廖移山 冯新 石燕 王仁乔 李俊 闵爱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5038;40930951;40975025)
利用常规观测、地面逐时降水、NCEP再分析资料和卫星雷达资料,对2008年7月22日发生在鄂西北襄樊的特大暴雨过程从对流层高层一直到地面的天气形势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高层稳定的辐散系统、近地层稳定的辐合系统以...
关键词:特大暴雨 西南低涡 低空急流 高空急流 机理分析 地形影响 
地形影响沙尘传输的观测和模拟研究被引量:27
《气象学报》2008年第1期1-12,共12页姜学恭 陈受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65003);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5DIB3J108)
文中基于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东亚地形对中国沙尘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东亚地区沙尘天气多发区主要位于中国南疆盆地和内蒙古西部及蒙古南部。南疆盆地沙尘天气集中在盆地南缘;而蒙古、内蒙古西部沙尘天气主要出现在沙漠腹地...
关键词:沙尘暴 地形 数值模拟 
定常条件下感热和地形影响的Rossby波被引量:7
《气象学报》2006年第2期129-136,共8页段安民 吴国雄 刘屹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05016;40475027;40135020)
通过在非绝热准地转线性模式中引入波动形式解,并确定适当的定解条件,用正交模方法求得了感热波的波动解。结果表明由于感热加热集中于近地层附近,其波动解具有与山脉波类似的波动垂直结构,波动等位相线随高度向西倾斜,波动能量向上传...
关键词:定常波 感热加热 东亚 地形 
垂直切变和地形影响下惯性重力波的发展被引量:12
《气象学报》1997年第4期499-505,共7页吴洪 林锦瑞 
采用分层浅水波方程和WKB方法,分别讨论了在基流垂直切变和地形的影响下,二维惯性重力波的稳定性及其发展,并根据理论结果试图解释1992年6月21日发生在京津冀的一次飑线演变与惯性重力波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惯性重力波 垂直切变 地形 大气 
重力流冷锋及其受地形的影响
《气象学报》1996年第4期456-465,共10页肖庆农 伍荣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建立了一个二维非静力平衡模式,通过坐标变换的方法使得模式低层有较高的分辨率。对重力流的模拟结果显示;本模式模拟出的重力流冷锋主要特征,如抬高的头部、头部较强的上升运动以及等位温线密集带与实际大气观测很一致。此外,模式...
关键词:重力流 冷锋 地形影响 
地形影响下冷锋的变形及锢囚被引量:9
《气象学报》1994年第4期414-423,共10页肖庆农 
根据传统理论,将锋面看成密度的零级不连续面,设计了一个二层锋面模式,分别研究了东西走向与东北-西南走向的地形影响下冷锋的变形及锢囚现象。分析表明:不同高度的地形对于冷锋变形及锢囚的影响不同,同一高度的地形对于不同强度...
关键词:变形 锢囚 冷锋 地形影响 
旋转流体物理实验中见到的大气环流特征被引量:1
《气象学报》1993年第4期405-413,共9页李国庆 Robin Kung Richard L.Pfeffer 
在合适的实验参数下,在旋转斜压流中,大尺度地形强迫造成低频振荡以及大气环流中的“阻塞”流型。这是由于地形强迫造成的准止波与行进波的相互作用及共振引起的。地形把波数单一的流动变成多波数的流动。地形强迫使波数减少。
关键词:旋转流体实验 地形影响 大气环流 
一个考虑地形影响的三维中尺度Monte-Carlo多源模式被引量:2
《气象学报》1993年第2期139-147,共9页邓玉珍 雷孝恩 田瑞明 
本文设计了一个考虑地形、湍流统计量垂直非均匀和非平稳过程影响的三维中尺度Monte-Carlo多源模式。模式模拟了珠海地区大气SO_2浓度时空分布,很好地揭示了由海陆风和山谷风控制下浓度的日变化规律,计算与实测浓度之间平均比值为0.94±...
关键词:地形影响 中尺度 多源模式 大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