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工作者

作品数:98被引量:6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王秀娟和跃时阚宝祥王文萍王恬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陕西省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通报》《地震研究》《福建地震》《河北农机》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城市与减灾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难忘的1976(二)
《城市与减灾》2017年第6期46-49,共4页罗灼礼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7.3级强震。震前地震部门做了中期、短期和临震预报,辽宁省政府果断采取防范措施,大大减轻了人员伤亡和损失。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对7级大震做出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是人类防震减灾史上的重大事件,为国际所公认...
关键词:地震预报 地震部门 地震工作者 海城地震 减灾 临震预报 南部地区 大震 强震 预测地震 
难忘的1976(一)
《城市与减灾》2017年第5期49-53,共5页罗灼礼 
1976年,中国传统历法的龙年,是我国社会政治历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我国地震史上特殊年份,更是地震部门和地震工作者刻骨铭心的一年。
关键词:地震工作者 地震部门 地震史 历法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二)
《城市与减灾》2017年第3期51-55,共5页郭大庆 
1971年国家地震局成立以后,中国地震事业发展得很快。文革动乱时期,国家设立的唯一的一个新的机构是国家地震局,国家地震机构的诞生是地震严峻形势的需要,是周恩来总理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果断决策的结果。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地震工作...
关键词:地震工作者 国家地震局 中国地震 地震活跃期 重力固体潮 预报信息 甘肃省地震局 地震监测预报 短临预报 前兆异常 
野外科考生活记
《城市与减灾》2015年第4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本刊编辑部 胡平 赵蒙 
野外科学考察是地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科学考察工作者们连年在野外进行实地勘测、采集样品、现场调查分析,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辛。不说在严寒酷暑下的艰苦工作,长期的野外生活本身就是磨练。我刊搜集了这组珍贵的照片,真实...
关键词:生活 地震工作者 外科 科学考察 现场调查 野外工作 
玉树,格桑花依旧不屈地绽放——写在玉树地震两周年之际
《城市与减灾》2012年第3期22-26,共5页徐传捷 
那场不堪回首的大地震已过去两年了,作为一名亲身经历了汶川、玉树大地震的青海基层地震工作者,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关键词:玉树地震 地震工作者 大地震  
以地震安全示范工程为平台 推进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建设
《城市与减灾》2011年第3期20-22,共3页喻虹桥 
发生在汶川的8.0级大地震过去3年了,这场夺走了无数鲜活生命的巨大灾难,让我国人民经受了一次精神砥砺。我国虽不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却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远离震区的大城市的一位老地震工作者深知,唯有从...
关键词:防震减灾 地震安全 能力建设 示范工程 生命财产安全 平台 地震灾害 地震工作者 
为地震事业献身的人们——追忆我的父亲(一)
《城市与减灾》2009年第4期2-7,共6页苏新忠 苏新华 
唐山地震距今已整整33年。在中国地震史上,迄今为止,唐山地震是唯一在震前有地震工作者追踪震情奔赴现场考察并在地震极震区殉职的一次地震。当时在唐山考察的地震队伍中,河北省地震局唐滦考察组的6名地震工作者,在7·28唐山大地震极震...
关键词:地震事业 地震工作者 父亲 唐山地震 唐山大地震 极震区 地震史 地震局 
防震减灾科普报告是社会的需求——汶川地震推进老地震工作者科普报告活动被引量:1
《城市与减灾》2009年第3期49-53,共5页徐德诗 
汶川大地震的发生,造成惨重损失,但却掀起了近几年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科普报告活动少有的热潮,这再次说明了防震减灾科普报告是社会的需求。大地震激发起许多老地震科技工作者化悲痛为力量,走进社会、直面公众,顺应社会公众的需求...
关键词:地震工作者 社会公众 科普宣传 防震减灾 汶川 防灾减灾意识 科技工作者 地震激发 
营救幸存者
《城市与减灾》2008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4个月了,但是,看着地震救援现场的一张张照片,仍然会引起心灵极大的震动,那是因为我们的地震工作者和救援人员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畏的行动,诠释了勇敢、坚韧、无私、大爱……
关键词:幸存者 营救 地震工作者 地震救援 救援人员 大地震 责任感 
提高政府防震减灾应急能力
《城市与减灾》2004年第6期15-16,共2页李洪铭 
关键词:地震灾害 防震减灾工作 地震工作者 地震预报 地震带 地震预测 自然现象 政府部门 有效实施 经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