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海洋学

作品数:37被引量:13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宋海斌拜阳陈江欣董崇志关永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物理学进展》《中国科技成果》《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海洋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加勒比海东南部温盐阶梯的地震海洋学研究被引量:1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第3期1139-1152,共14页张鹏 宋海斌 范文豪 杨顺 刘梦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6061,41976048)资助。
通过处理EW0404航次的部分测线的多道地震数据,结合历史CTD(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Depth)数据,在加勒比海东南部发现了大量的温盐阶梯结构,地震剖面上阶梯层的结构和深度与测线附近的CTD,数据中发现的温盐阶梯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地震海洋学 温盐阶梯 双扩散 加勒比海 
加利福尼亚海湾及其邻近海域亚中尺度现象的地震海洋学研究被引量:1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8期3040-3053,共14页梁智超 宋海斌 范文豪 杨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604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310000)资助.
亚中尺度过程连接了中尺度与小尺度过程,在上层海洋物质垂向交换和能量传输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加利福尼亚湾及其邻近海域2002年采集的地震剖面上观测到了亚中尺度的涡丝,锋面和涡旋结构.理论的涡丝垂向结构为一对偶极子次级环流,由...
关键词:亚中尺度 地震海洋学 涡丝结构 加利福尼亚湾 
中美洲海域第二模态内孤立波的地震海洋学研究被引量:6
《地球物理学报》2021年第1期195-208,共14页范文豪 宋海斌 龚屹 张锟 孙绍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6048);全球变化专项国际合作项目“东亚大陆边缘现代地质过程与致灾机理”(GASI-GEOGE-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310000)资助.
以往利用地震海洋学方法发现的内孤立波大多是第一模态内孤立波,本文利用地震海洋学方法首次在中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发现了第二模态内孤立波群.通过叠前偏移观察该第二模态内孤立波群细结构的变化,发现位于陆坡上的第二模态内孤立波ISW...
关键词:地震海洋学 第二模态内孤立波 中美洲太平洋沿岸 结构特征 传播特征 
南海海盆东北部内孤立波的地震海洋学研究被引量:4
《地球物理学报》2020年第7期2644-2657,共14页范文豪 宋海斌 张锟 许鹤翰 龚屹 孙绍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310000);全球变化专项国际合作项目(GASI-GEOGE-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6048,41576047)资助.
以往利用地震海洋学方法发现的内孤立波大多在东沙岛附近,本文在南海海盆东北部首次利用地震海洋学方法发现了海盆中的内孤立波.通过叠前偏移观察该内孤立波细结构的变化,发现内孤立波波形在采集时间段内整体较稳定,内孤立波浅层反射相...
关键词:地震海洋学 内孤立波 南海海盆 结构特征 传播特征 
南海西南海域夏季上升流的地震海洋学研究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年第4期1444-1449,共6页黄兴辉 宋海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60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重点项目(91128205)资助
本文首次提出了一套从反射地震数据提取反射强度、反射体倾角和反射体波动振幅等属性参数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南海西南海域.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南海西南海域在夏季主要的海洋学现象为西南季风诱发的冷流.它首先在越南东部海域自南向北流...
关键词:南海 上升流 地震海洋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