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杂交

作品数:329被引量:49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杜才富侯国佐饶勇肖华贵陈静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油菜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贵州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贵州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上海农业科技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双低杂交油菜品比试验(如东试区)初报被引量:1
《上海农业科技》2018年第4期66-68,共3页汤小兰 季跟兵 高群山 庄桂兰 
为鉴定江苏省南通市引进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组合)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在江苏省如东县栟茶镇进行了不同油菜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栟茶镇种植的主要油菜品种应以"秦优10号"为主,搭配种植"荣华油T20"和"T14-15"。其中"荣华油...
关键词:油菜 品比试验 产量 栟茶镇 
双低杂交油菜“宁杂19号”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上海农业科技》2011年第6期57-57,共1页张瑞芹 王新华 
"宁杂19号"是江苏省衣科院最新育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大丰市于2010年引进,经多点试验示范,探索出"宁杂19号"的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供相似生态区推广种植时参考。
关键词:“宁杂1 9号”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海安县双低油菜品比试验简报被引量:1
《上海农业科技》2010年第6期64-65,共2页周海幸 管怀锦 储开金 
为鉴定海安县引进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组合)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以期为今后油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海安县农科所进行了油菜品比试验,初步结果表明,"秦优908"可继续进行品种试验,其他品种建议观望或淘汰。
关键词:海安县 双低杂交油菜新 品比试验 
“华油2790”高产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2009年第2期55-55,共1页尹敏华 
“华油2790”系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我镇锦程村12组村民陆汉发于2006年引进并示范种植,面积达20亩。经示范种植,该品种在我镇表现良好,产量、熟期、抗性等综合性状良好。
关键词:华油2790 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双低杂交油菜 示范种植 综合性状 新品种 选育 
双低油菜“宁杂1号”高产群体质量指标调控技术研究被引量:1
《上海农业科技》2007年第5期64-65,共2页张海军 赵荷娟 王庆南 程润东 张礼浩 
随双低杂交油菜“宁杂1号”在我省推广面积的迅速扩大,生产上需探索出一套杂交油菜栽培技术。笔者研究了不同施肥量、不同施肥比例、不同密度、化学调控、微量元素对“宁杂1号”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以及与产量的关系,探索了其最佳栽...
关键词:宁杂1号 调控技术 群体质量指标 双低油菜 双低杂交油菜 生长发育特性 栽培模式 施肥比例 
高产优质杂交油菜“秦优7号”被引量:1
《上海农业科技》2006年第2期52-53,共2页陈网明 张丽林 王晓东 殷琴 
关键词:优质杂交油菜 秦优7号 品种审定委员会 双低杂交油菜 种植表现 新品种 研究中心 品种熟期 示范试验 参试品种 
浅议我县发展优质高产油菜生产的条件及推进措施
《上海农业科技》2005年第2期24-24,共1页李成 
关键词:优质高产 冬油菜 油菜生产 双低杂交油菜 良种 双低油菜 生产区 中国 发展 油市 
双低杂交油菜春季施肥技术研究被引量:1
《上海农业科技》2003年第6期43-44,共2页张贵之 唐义军 颜立新 刘中秀 薛德海 
双低杂交油菜春季肥料施用技术研究鲜有报道.为此笔者于2001年在盐城农校试验场进行了春季追肥试验.
关键词:双低杂交油菜 春季 施肥技术 产量水平 植株性状 生长发育 
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高产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2000年第5期53-53,共1页高烈惠 黄国祥 范静 黄红仙 何进民 
关键词:双低杂交油菜 油研七号 高产栽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