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饮

作品数:348被引量:97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孙亚萍刘晓芳黄飞翔匡海学张立山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实用中医内科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基于五行生克理论探析“心-脾-肾”同调辨治慢性心衰被引量:2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4年第6期28-30,共3页翟智慧 张艳 张楠 何晓腾 张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74241)。
五行学说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范畴,五行之间存在生克乘侮关系,运用中医学的五行生克对疾病进行病因病机分析,确立治法,对疾病的防治与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基于五行生克理论提出了“心-脾-肾”同调辨治慢性心衰的发生及演变规律,治以...
关键词:五行学说 “心-脾-肾”同治 慢性心衰 血瘀 水饮 
辨证分型血府逐瘀汤+二陈汤苓+桂术甘汤联合西药治疗肺栓塞(痰瘀互结、水饮凌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被引量:2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9年第11期35-37,共3页周维一 郑峰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血府逐瘀汤+二陈汤苓+桂术甘汤联合西药治疗肺栓塞(痰瘀互结、水饮凌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疗效。[方法]将48例住院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低氧血症氧疗;合并下肢深静脉栓塞卧床休息。对照组予以低...
关键词:肺栓塞 血府逐瘀汤 痰瘀互结 二陈汤 水饮凌心 苓桂术甘汤 低分子肝素 尿激酶溶栓 华法林 中西医结合治疗 PCO2 PO2 心率 呼吸频率 
辨证分型治疗心律失常被引量:6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7年第9期25-27,共3页李博 
心律失常属"心悸"范畴,病位在心,与其它四脏关系密切,发病机制为虚,火,痰,水,瘀。实证治标为主,虚证扶正为主,掌握发病时间长短及服药后病情转归,对预后很重要。辨证分型治疗,心虚胆怯-安神定志丸、心血不足-归脾汤加减、阴虚火旺-天王...
关键词:心律失常 心悸 心虚胆怯 安神定志丸 心血不足-归脾汤 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 心阳不振 桂枝干草龙骨牡蛎汤 水饮凌心 苓桂术甘汤 真武汤 瘀血阻络 桃仁红花煎 炙甘草汤 中医药治疗 
《伤寒论》治水类方辑要被引量:4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7年第4期68-70,共3页李长柏 陶弘武 
《伤寒论》仲圣治水方剂16种,组方配伍严谨,灵活得法,巧妙得当,药物组成只一味或剂量之差则改变功效,所治病证迥然有别。以水饮内停为主治方剂均用茯苓、桂枝、炙甘草,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温阳健脾,利水降冲;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温通心...
关键词:伤寒论 张仲景 治水 类方 水饮内停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甘草汤 阳虚身痛 附子汤 痰饮停聚 五苓散 真武汤 小青龙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从肾论治舒张性心力衰竭被引量:4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年第6期77-79,共3页王欢 侯爱洁 
舒张性心力衰竭可归属"心痹""心悸""心水""肾水""痰饮""喘证""水肿"等范畴。为本虚标实,气虚、阳虚为病理基础,瘀血、水饮、痰浊内停为主要病理产物,病位在心,又不止于心,心肾有着密切关系,应心肾同治为主,标本兼顾,不能单纯治心。从肾...
关键词:舒张性心力衰竭 心痹 心水 本虚标实 气虚 阳虚 瘀血 水饮 痰浊 心肾同治 辨证论治 
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85例临床观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年第9期107-109,共3页李强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85例门诊患者1饮困心脾-肝胆火盛,温阳祛饮,清肝泻火,凉血活血,茯苓桂枝丸合龙胆泻肝汤(茯苓30g,桂枝20g,丹皮,桃仁,白芍各15g,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柴...
关键词: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悸 胸痹 辨证分型 饮困心脾-肝胆火盛 饮困心脾-肝郁气滞 心脾两虚 水饮凌心 心电图 中医药治疗 前瞻性设计 
《伤寒论》水气辨析被引量:3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年第8期21-23,共3页高凤芹 徐月英 
张仲景"水气"有不同的含义。水有形,气无形;水随气走,气附于水。《金匮要略》中水气即为水肿病,《伤寒论》中的水气为可流于身体各部的"水邪"、"湿邪",是有形的变动不居的实邪,类似于病理产物或致病因素。古典医籍中多有提及水气,意义...
关键词:水气 张仲景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水饮 水肿 三焦分治 理论探析 
张仲景对口渴症的辨证施护探要被引量:1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年第11期29-29,34,共2页宋晶 
水乃生命之源,适量饮水对身体有益,但不合理饮水则可以招致疾病甚至加重病情。古往今来,唯医圣张仲景对此极为重视,在其著作中反复阐述"口渴"与"饮水""水饮"与"疾病"的关系,对后世诊疗及护理口渴相关性疾病提示良多。故而笔者精研深思,...
关键词:口渴 水饮 辨证施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