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

作品数:1922被引量:164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汪国林陈峰刘培何水英郝春文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宋太祖撤坐故事与五代宋初朝礼改革
《中国史研究》2024年第4期127-142,共16页黄晓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唐五代朝会礼制研究”(22CZS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宋太祖撤坐故事描述了宋太祖赵匡胤取消早朝赐坐,导致宰相奏事由“坐”而“立”的变革过程。通考唐宋朝会礼制,唯延英奏对兼有宰相奏事、赐坐之制,但流程是先站立奏事,后赐坐吃茶;其他朝会宰相奏事皆站立。因此,宰相立奏事是唐宋通制,...
关键词:宋太祖 撤坐 延英奏对 赐坐 坐而论道 
南宋初年中央统军体制的调试及其运作方式研究——以御营使司的兴废为线索
《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4期128-146,共19页贾连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央统军体制与南宋政权的秩序构建研究”(18CZS024)的阶段性成果。
南宋建立后,既有的枢密院-三衙体制已经废弛,宋廷迫切需要组建新的中央统军体制。御营使司便是在这一背景下成立的。初设的御营使司,主要职能是"总齐军中之政"。随着御营使司长官人选从李纲到黄潜善、汪伯彦的转变,御营使司统军局面逐...
关键词:南宋初年 中央统军体制 御营使司 运作方式 
五代宋初西州回鹘“波斯外道”辨释被引量:7
《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2期75-86,共12页王媛媛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青年项目“唐代‘广州通海夷道'宗教文化研究”(GD11YLS03)阶段性成果之一
据宋代史料记栽,10世纪后半期,西州回鹘使臣易难曾两次与一位"波斯外道"、一位婆罗门僧入中原朝贡。但史籍对此"波斯外道"的身份、来历语焉不详。综合五代宋初西域历史与宗教背景及唐宋朝贡体制来看,这位"波斯外道"应是一位来自西州回...
关键词:波斯外道 景教 西州回鹘 
宋初礼制沿革及其与唐制的关系--兼论“宋承唐制”说之兴被引量:15
《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2期57-76,共20页楼劲 
宋初制度的沿革曲折多歧,历来都是唐宋史和有关专题史研究的一个难点和薄弱点。对宋制与唐制关系的认识,早在北宋就已波澜叠起,可以视为当时学术、思想和政治、社会联动演变的典型个案。真宗朝以来兴起的"宋承唐制"说,淡化了宋制直承五...
关键词:宋承唐制 宋初制度 礼制史 
再论唐末五代宋初敦煌社邑的几个问题被引量:5
《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67-76,共10页郝春文 
没有直接证据说明唐五代时期敦煌的巷社是官社,依据现有实证材料,只能认为巷社是私社,因巷社与里社(官社)性质完全不同,所以也就不能用“里巷社”作为官社的“概称”。等级是古代社会阶级的表现形式,因而品官结社既属按等级结社,亦属按...
关键词:敦煌社邑 量化分析 唐代 宋初 五代时期 中国 历史研究 
宋初迁都洛阳的考辨及其意义被引量:6
《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93-99,共7页王永太 
开宝九年,太祖将迁都洛阳,因劝谏放弃。有不同记载:一为《续资治通鉴长编》引用《建隆遗事》,晋王切谏成功,理由“在德不在险”;二为《事实类苑》引用《三朝圣政录》,李怀忠称洛阳粮食供应不足,被采纳。《建隆遗事》是伪书,《三朝圣政...
关键词:北宋初期 中国 洛阳市 历史研究 政治事件 
唐代后期地方财政支出定额包干制与南方经济建设被引量:10
《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93-106,共14页陈明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1BZS012<唐宋制度变迁与地方政府经济职能演变>的成果之一
唐代后期 ,一些地方长官 ,特别是南方地区的地方长官 ,自筹财力 ,投入当地经济建设 ,成为一种具有地区性和阶段性差异的新的宦绩。它是在“超支不补 ,结余留用”的地方财政支出定额包干制下 ,地方长官行使财政支出自主权的结果。唐中央...
关键词:中央集权 地方 行使 吏治 地区性 相对稳定 历史条件 割据 藩镇 宋初 
后周北宋之际的户数
《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122-122,共1页张箭 
关键词:后周 北宋 北周 宋初 纳税户 户籍 研究者 差异 数据统计 
乾德二年江北榷场考被引量:1
《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4期66-66,共1页沈冬梅 
关键词:南唐 后周 宋初 北宋 商人 李煜 南方 
唐末五代宋初敦煌社邑的几个问题被引量:8
《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4期77-96,共20页杨际平 
敦煌社邑类型很多 ,最常见的有里巷社、渠社、互助社、佛社等。按阶级组织的社邑尚未见。绝大多数社邑与寺院的联系只是思想上 (信仰上 )的联系。燃灯社、行像社为燃灯、行像活动付出的人力、财物 ,应属社众的文化消费范畴。寺院上层与...
关键词:僧俗 敦煌 寺院 宋初 唐末 五代 互助 公共 阶级 财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